公立醫院普通門診向專科轉型
此次工作方案,推出不少惠民便民措施。從去年年底起,參加綜合醫保的200多萬持社保IC卡的市民在市人民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等七家公立醫院就醫時,只需一刷社保卡,就可便捷完成掛號、結算和查詢健康檔案功能。而根據此次方案,“居民健康卡”年內將覆蓋所有公立醫院,并將在民營醫院推廣。
根據方案深圳將大力推動公立醫院普通門診向專科門診轉型,具體目標是到2015年,三級醫院70%以上的門診量為專科門診。市衛生人口計生委表示,今年年內選擇若干家醫院實行試點。通過有效分離普通門診,使大醫院在非流行性疾病高峰期,門診排隊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
而與之相關聯的是,深圳將進一步推動“社區首診”,引導市民“小病到社區”,要求到2015年,社康中心首診人數達到全市門診總量的40%以上。
如何讓老百姓盡量少花錢看病?在減輕老百姓醫療費用負擔上,深圳將逐步推行臨床路徑電子化管理。而今年年內,三級、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至少分別選擇10個、5個病種實施臨床路徑管理。深圳還下了硬指標,要求各級各類公立醫院門診平均費用和住院平均費用年遞增率不高于4%,確保其“兩費”標準低于全省醫院平均水平。
如何讓老百姓看好病?根據方案,年內,所有三級公立醫院服務窗口都要設置“滿意度評價器”,完善第三方評價機制,形成開放性的醫療服務公共評價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