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自基層,身上散發著樸實氣息;他們工作在一線,因而話語樸素、清新;他們感受真切,講出的故事鮮活、生動。
十八大新疆團的42位代表中,有13位來自工作第一線。長期的基層實踐,讓他們的思路、視角有些不同。這些“草根”代表用真情述說著他們的樸實心語。
衛生系統丁巖:第一張處方應該是關愛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提高醫療衛生隊伍服務能力,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是在醫技和醫德兩方面給直面病人的我們提出了具體要求。”新疆醫科大學婦產科學系主任、第一附屬醫院婦科生殖助孕中心主任丁巖代表說:“醫生給病人開出的第一張處方應該是關愛。”
丁巖是一名從不斷實踐中成長起來的學科帶頭人,從醫的經歷歷練出了她為人民服務,用心、用情、用最好的技術為病人解除疾病痛苦的醫德。
“把病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丁巖認為,只有品德高尚的醫生才有醫技施展的空間,只有與病人多溝通,病人才會信任你,積極配合治療,否則再高超的醫技都是白搭。
以前去國外開會,丁巖總覺得人家的設備先進。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后,新疆醫科大一附院引進了大量的先進設備,并應用到臨床,在婦科生殖助孕方面基本消除了與國外的差距。
“我們是窗口行業,只有做好點點滴滴的工作,才能讓老百姓體會到黨的好政策。”她說。
農村代表阿巴合·再努拉:讓日子越過越美好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的問題,作為來自農村的黨代表,我深感責任重大。”哈巴河縣加依勒瑪鄉西瑪依沙斛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阿巴合·再努拉代表說。
阿巴合·再努拉是一名殘疾人,他自強不息,帶領村民治風沙、搞養殖,走上了富裕路,昔日的貧困村成了努力改變命運的模范村。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兩年多來,我們村的變化非常大,農民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阿巴合·再努拉說,以前冬天牧民只能在大山深處的‘冬窩子’里放羊,孤獨、寒冷,還非常危險。現在,定居點的新住房有電視、電話、互聯網……看著電視,喝著奶茶,吃著香噴噴的馬肉,這就是幸福的味道。
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農村基層黨員,他會認真宣講中央和自治區的惠農政策,帶著大家一起干,讓日子越過越美好。
社區代表迪力努爾·艾則孜:感恩之情帶上會
庫爾勒市團結街道辦事處梨花社區黨委書記、工作站站長迪力努爾·艾則孜是一名來自社區的普通黨代表,別看她年紀輕輕,卻負責著一個有著7000多人的大社區。
“我在這個街道社區工作已經13年了。”梨花社區的特點是流動人口多、無業人員多、困難群體多、重點人員多……迪力努爾·艾則孜說,這些年,國家、自治區進一步加大了對基層的支持力度。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后,基層社區各項事業有了巨大變化,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我們新疆老百姓的生活充滿陽光,充滿了希望。”迪力努爾·艾則孜驕傲地說。
來京之前,她在社區入戶走訪居民,了解征求意見建議。“大家都希望我能把對黨中央的感恩之情帶到會上,期盼中央出臺更多的好政策,進一步加大對新疆的支持,使新疆更加美好。”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作為社區工作人員,我非常振奮,相信社區明天會更加美好。”
工人代表吳平河:盡全部力量努力工作
聽了報告,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克拉瑪依鉆井公司50585鉆井隊黨支部書記吳平河代表的干勁更足了。“我們要按照胡錦濤同志的要求,增強使命意識,求真務實,艱苦奮斗,帶著大家好好工作,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26年來,吳平河就是這樣做的。他扎根基層,帶領隊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將排名靠后、寂寂無名的隊伍,打造成為提速創效的標桿隊、勘探開發的星級隊、基層建設的示范隊、集團公司的“金牌隊”。
這位平凡的錫伯族漢子總是沖在一線、與員工在一起,將一名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刻在了茫茫戈壁上,刻在了油田的每一口井上。
“我要把十八大精神帶到基層,為建設‘新疆大慶’盡自己的全部力量。”吳平河說。(隋云雁 姚彤 馮瑾)
實習編輯:范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