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先古力·托乎提(左)與居民聊天。(圖由廣州街社區提供)
她是一個能吃苦的人,1995年下崗,賣過水果、開過小巴士,憑勤勞創造生活;她是一個感恩的人,2002年,她進入居委會工作,在社區一干就是13年。她就是新疆烏魯木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中亞南路街道廣州街社區主任熱先古力·托乎提。
“干工作哪有不吃苦的”
“在社區工作,責任重于能力!”這是熱先古力工作日志扉頁上的一句話。
從企業破產到結束東奔西跑打零工,熱先古力干了7年。2002年,熱先古力來到居委會工作,第一份工作是負責計劃生育。
“要想讓每個家庭只生一個孩子可不是件簡單事。“磨破嘴皮子,踏破門檻子都不一定管用。”熱先古力說。
當時有一戶居民,家里已有兩個孩子。大兒子是男主人前妻所生,現任妻子又給他生了一個女兒。按規定不允許再生二胎,可男主人卻認為現在的妻子只生了一個,還能生第二個。
熱先古力一次次上門做工作,沒事還提著禮物去他家,給老人做飯、收拾家務。在她第九次登門后,這戶人家終于同意不再要孩子,把現有的兩個孩子撫養成人。
“干工作哪有不吃苦的,干了這份工作,你就得對得起大家的信任。”熱先古力從2002年至今換過8次崗位,因為群眾基礎好,工作有耐心,居委會常常是把她放在重點、難點工作崗位上。
“我代表的是社區”
2008年,熱先古力從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成為了主任,并調到了衛星路居委會。也是那一年,熱先古力每月拿出400塊錢幫助困難的家庭,如果居民遇到急事,她還額外給錢救急。
“哎呀,大過年的還真來看我。”2014年大年初二,熱先古力值班時,一個小姑娘來給她拜年。
這個姑娘是社區低保戶杜桂英的小女兒。2013年考上大學后,家庭無力負擔,熱先古力拿了2000塊錢給杜桂英送了去,并張羅捐款,為孩子湊齊了剩余學雜費。
開發區(頭屯河區)優秀共產黨員、烏魯木齊市優秀人才、“最美新疆人”候選人……熱先古力說這些榮譽屬于社區,屬于社區百姓。
說起她名字出現在中宣部公布的全國第一批崗位學雷鋒標兵中時,熱先古力說:“黨和政府讓我在社區工作,我得到了這份愛,我會把這份愛加倍傳遞給更多的人!”(李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