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盡辦法讓新疆孩子上好學
疆外疆內聯手辦新疆內高班、內地中職班和疆內初中班
“聽說內地新疆高中班要開始招生了,我早就想好了,一定要讓孩子去報名,希望她將來能到北京去讀高中。”3月11日,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的維吾爾族農民艾山·吐爾地在電話中激動地對記者說,“2015年兩會,總理提出要重視民族教育發展,我們聽了很高興。其實,這些年來,國家想了很多辦法,讓我們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教育好了,孩子就會有出息。”
如今,在新疆提到內地新疆高中班,可以說家喻戶曉。從2000年起,國家在內地發達地區的優質高中開設內地新疆高中班,專門招收新疆的學生,其中,少數民族學生超過了70%。
多擴招一名學生,國家的投入就要增加不少。盡管如此,2000年啟動的內高班辦班14年來,已經歷了11次大規模擴招,招生規模從最初的每年1000人增加到現在的9000多人。自治疆內地新疆學生工作辦主任孫琦介紹:“從2014年開始,以后每年的招生人數保持1萬人的規模。到2017年,內高班的在校生人數將達到4萬人。”
古麗胡瑪爾·瓦哈甫,曾經的內高班學生,如今已是新疆阿克陶縣第一中學的一名教師。2014年,她獲得了自治區優秀教師榮譽證書。她把證書寄給了當年的內高班班主任、她的“漢族媽媽”青島嶗山二中教師劉曉玲。
古麗胡瑪爾·瓦哈甫告訴記者,如果沒有這個好政策,她可能這輩子也成不了一名教師。“如今,我站上了家鄉的講臺,要好好培養人才。”
針對少數民族學生想學習職業技能的強烈愿望,從2011年起,國家計劃在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廣東9個東中部省份的31所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舉辦內地新疆中職班,總計劃招生3300人,其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300人。
內地新疆中職班重點培養油氣生產加工和儲備、煤化工、礦產資源開發和加工、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現代化農牧業種植與加工、畜產品養殖與加工、紡織與服裝加工、特色農產品生產和精加工等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專業人才。
如今,內地新疆中職班的許多畢業生回到了新疆,成為建設新疆的技能人才。為了讓更多的邊遠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孩子接受到優質教育,新疆參照內地高中班辦學模式,在新疆選擇教育相對發達的地區,開辦了疆內高中班和疆內初中班。
2015年,新疆疆內初中班計劃招錄少數民族學生人數占總人數的90%,漢族學生人數占總人數的10%。計劃招錄農牧民子女人數占計劃招生總人數的90%。
根據規定,新疆將對南疆地區的喀什、阿克蘇、和田、克州的漢族考生給予照顧,必要時可超出10%的比例。南疆四地州的漢族考生錄取時不分城鄉,統一劃定錄取分數線。對少數民族自治縣(鄉)的自治民族和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在按本地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招生時給予適當照顧。少數民族自治州自治民族的錄取比例不低于本地州少數民族總計劃的15%。
記者從新疆教育廳了解到,2015年新疆將加大疆內初中班、疆內高中班辦學力度,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系統擴大疆內初中班和疆內高中班辦學規模。除了通過辦班,為新疆農牧區孩子和少數民族孩子提供優質教育資源,黨和國家還通過一系列減免費用、補貼資金等方式,讓少數民族地區接受教育的孩子背著書包就能上學,享受到了免費教育。
“我是黨和國家關懷新疆農牧區和少數民族學生的受益者,所以能實實在在感受到黨的溫暖。”古麗胡瑪爾·瓦哈甫對記者說。(蔣夫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