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串起大市場無窮商機
資金融通先行試水交通互聯步伐鏗鏘
建行、交行、中行、農行、工行……3月29日,走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最年輕的城市——霍爾果斯的街頭,記者發現,有多家金融機構紛紛選擇在此建立分支機構。作為全國首個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區,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核心區的地位在霍爾果斯率先得到體現。
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28日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明確: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交流合作,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西安、蘭州、銀川等地都在通過推動人民幣跨境結算、規劃區域金融中心、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等舉措擴大與中亞地區的金融合作,加速人民幣“向西開放”。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把新疆建設成絲路經濟帶核心區及五大中心,金融中心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新疆歐亞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解文斌認為。
“2013年新疆存貸款規模均遠超中亞五國存貸款的合計數量,僅烏魯木齊一地2013年的存款規模就相當于中亞五國97.2%的規模”,新疆財經大學中亞經貿研究院院長張文中在對比分析了中亞五國與新疆及烏魯木齊存貸款數據后發現,“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貫通,將重新打通阻滯多年的亞歐經濟大動脈,惠及沿線30多個國家和地區、50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約30億人口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構繪出亞歐經濟新版圖,對全球經濟、政治新格局將產生深遠影響。
張文中說,新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新興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需要形成烏魯木齊、伊犁、喀什三地這一金融鐵三角陣營,烏魯木齊定位為區域金融中心,喀什定位則是金融貿易區、次區域金融中心,霍爾果斯作為離岸人民幣試點金融港。
中國社科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孫壯志表示,新疆地處“絲綢之路”中段,與周邊國家在能源和礦產資源勘探與開發、人文交流、商貿物流、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烏魯木齊是新疆惟一的特大型城市,具有極高的發展首位度、產業支撐度、經濟集中度、文化引領度和社會集聚度,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區域金融中心的作用無可取代,更可成為國內多個省市面向中亞金融中心的合作紐帶。
在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海燕看來,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城市各自優勢不同、產業結構不同,沿線地區更應利用各自的差異化優勢,聯手打造合作開放的共贏格局。
王海燕認為,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方面,可以打造西安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加快蘭州、西寧開發開放,推進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打造重慶西部開發開放重要支撐和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等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這些城市是中西部的中心城市,是各自區域經濟發展、改革開放的引領者。新疆除加強與這些城市的合作外,自身也要搶住抓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歷史機遇,積極爭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支持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
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衛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新疆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方面,將落實好國家財政、金融、稅收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充分利用現有資金渠道,盤活資金存量,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出臺與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相適應的優惠政策,現有支持政策不能覆蓋而又確需支持的核心區建設重大項目,爭取國家單列資金予以支持,積極爭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支持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