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當記者見到疏附縣蘭干鎮珍果農副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薩依村農民祖木熱提古麗·買買提時,她正在地里侍弄著杏樹。她告訴記者,去年她家4.5噸杏干是通過互聯網銷到內地的。這么多杏干通過互聯網全部賣光,讓這位初次“觸網”的農民著實沒想到。
農民通過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在新疆已不鮮見。如今,借助融合電子商務理念的“網上絲路”模式,新疆農民正通過互聯網巧念農產品“生意經”。
電商平臺聯通小村莊與大市場
王占領是疏附縣蘭干鎮珍果農副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2012年合作社成立之初,他就嘗試借助電商平臺拓寬當地農副產品的銷售渠道。一年后,這個合作社電商平臺的銷售額就達300萬元。去年,合作社又建起8座杏熱風烘干房,既加工自產的鮮杏,又收購農民的鮮杏和杏干,再通過電商平臺將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該合作社已由最初的10戶社員發展到現在覆蓋全鎮的400多戶社員。
祖木熱提古麗·買買提說,以前每年她家的杏子大多拉到巴扎上出售,收入沒多少?!艾F在好了,通過網上銷售,收入比過去翻了幾番,我還想著自己也開一家網店呢?!彼f。
近年來,新疆逐漸加強城鄉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培育打造“疆果東送”產銷鏈條,積極促進農產品產銷一體化建設,使新疆農產品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
特克斯縣蜂農劉毅告訴記者,前些年他一直在公路邊擺攤賣山花蜜,后來,他看到新疆很多農副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內地,并取得了不錯的業績而動了心?!拔业纳交圪|量純正,在網上銷售前景應該不錯。”劉毅說。
電子商務示范效應顯現
去年,《新疆電子商務發展報告》正式發布,為改善新疆電子商務發展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目前,新疆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創建和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培育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記者從自治區商務廳了解到,2012年奎屯市和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相繼成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新疆果業集團、新疆合源果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先后成為首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企業,鄯善縣、瑪納斯縣、霍城縣、塔城市、烏蘇市、和碩縣等地成為國家農村商務信息服務試點縣(市),促進了新疆“疆果東送”電商產業鏈條的完善。
奎屯市2012年寬帶覆蓋率達100%,歐亞光纜新疆最大中繼站、全國廣播電視網絡新疆北部樞紐站均設在這里。入選“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后,奎屯市全力打造家政服務、美食餐飲等多個電子服務平臺,并啟動了北疆物流公共服務和城市物流配送平臺。
日前,奎屯市“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負責人、新疆亞歐國際物資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宏萍說,在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商品電子交易平臺基礎上成立的新疆亞歐國際物資交易中心是我國首家面向中亞、西亞進行大宗商品交易的電商平臺,目前該中心已累計服務企業2393家。
新疆逾3萬家店網上“淘寶”
自治區商務廳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新疆活躍在淘寶、天貓、京東、1號店等國內知名電子商務平臺上的網店數量已超過3萬家。來自新疆各地種類繁多的農產品以及展現新疆民族風情的旅游產品,正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走進千家萬戶。
今年35歲的烏恰縣烏恰鎮農民別克·吐爾洪依靠電商發家致富。以前他經營著一個門面專門銷售柯爾克孜族刺繡產品,一年下來賣不上多少錢。在做過一番市場調查后,他相中了電商。如今,他的小店年銷售額達20萬元,其中來自網絡的訂單就占到六成以上。
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新疆加大對各類農產品供求信息、涉農信息渠道的聯通工作力度,建成了新疆農產品流通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了與商務部全國農產品商務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中組部全國黨員干部現代化遠程教育網的互聯互通。
自治區商務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新疆將進一步完善農村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試點工作,大力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進農村,在南疆、北疆、東疆各挑選一個縣市作為電子商務進農村的試點,同時,加大對基層干部、農業企業、農民等從事電商人員的培訓力度。目前,新疆有關部門正認真落實自治區與阿里巴巴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依托阿里巴巴“特色中國”平臺,完善涉及農村電子商務的產、銷、購服務,縮短流通環節,探索新的電子商務進農村模式,讓更多百姓從中受益。(記者帕蒂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