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
背包客用相機留住的美景,讓北京女孩劉哲用畫筆寫意的旅途點滴,顯得很是特別。
從祖國最西端的紅其拉甫口岸,到世界海拔最低的艾丁湖,再到綿延悠長的喀什古城和在巷子深處沉思的老人……劉哲將她和驢友團隊“80公升”同游新疆11天的記憶,畫成了92頁的旅行繪本《新疆漫游記》。
8日,記者通過微信聯系到正在北京家中的劉哲。
2013年9月,劉哲同“80公升”的四名隊友同游新疆,基本走遍了南疆地區。2014年5月,她把完整的《新疆漫游記》上傳到網絡社交平臺上。此后的兩個月里,先后有70多名網友希望訂購這本游記。
“大家會喜歡,可能是因為繪畫的表現形式很輕松,而且我畫的也都是旅途中觸動我的生活片段。”劉哲說,關注這本游記的網友中,有很多是來過新疆或向往新疆的人。
火車中、景點前、階梯上……旅途中的劉哲會隨時席地而坐,將動人的畫面留在她的手繪本中。
在喀什老城參觀時,他們一行人一直面露微笑,得到老城居民的信任,一位老者允許他們走進自家庭院參觀。
“老人話雖不多,但難掩熱情。”劉哲記得,那戶人家在老城最外邊,保持著古樸的原貌。院子周圍被樹木和花草包圍,沿著院中小路走向正房,可以看到木廊上精美的雕花。
“新疆跟北京有兩個小時的時差,看下表,北京時間晚上7點半,可新疆這邊太陽還沒落下。”劉哲說,“漫步在老城的街道,感覺像走進了時間的長河。”
劉哲覺得自己會很幸運,《新疆漫游記》不僅讓她結識了很多朋友,也讓當時還沒走出校門的她解決了工作問題。
“我去新疆時,還是首都師范大學美術系大四的學生。”劉哲說,12天后回到北京,她就收到了“去哪兒網”的聘任郵件。去年11月,她正式成為該網站的首位手繪旅游體驗師。
“第一次看到有人那樣記錄旅行心得,很特別。”去哪兒網旅行家運營部經理蘭靚告訴記者,《新疆漫游記》還受到了南澳旅游局的關注,他們希望劉哲能為澳大利亞繪制一本這樣“接地氣”的旅行游記。今年2月,劉哲應邀赴澳,4月3日完成南澳游記。
在廣州從事建筑設計的孫潔從未來過新疆,通過網絡看到《新疆漫游記》后,在劉哲的微博里留言道:對于從未到過新疆的人來說,能透過一個旅行者的眼睛看到新疆百姓生活中的細節、看到人們的熱情與友善,會產生特別想去了解的興趣。
公益詞典
80公升是民間自發組織的一支帶有公益性質的青年驢友團隊。主張“帶著愛去旅行”,在旅途中,用一雙愛的眼睛,尋找和發現那些需要幫助的群體,并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尋求有力量的組織機構及有社會責任企業的幫助。記者古麗米娜·依力哈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