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報訊(記者李春霞報道)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2010年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對就業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重要會議研究就業工作,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連續5年將就業列入自治區“民生建設年”重點工程,大幅增加財政投入,出臺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極大地促進了就業工作。
——有效解決了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問題。2009年前,我區有7.5萬名大中專畢業生未就業,其中少數民族占85.3%,就業壓力很大。2010年召開的自治區黨委七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決定,用兩年時間基本解決這批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為此,自治區投入大量資金,選派2.3萬名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免費赴對口援疆省市接受培養。截至2011年5月,全區基本解決了2009年底前實名登記的7.5萬名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問題。2010年至2014年,共解決30.3萬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從2009年的82.5%提高到2014年的88.63%;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從2009年的74.1%提高到2014年的82.69%。
——建立健全了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長效機制。2010年以來,自治區建立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就業動態登記制度,大力開展“一對一”幫扶,建立了“出現一戶,認定一戶,幫扶一戶,穩定一戶”的就業援助工作機制,形成了“零就業家庭”24小時動態清零長效機制和督辦制度。據統計,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全區累計消除零就業家庭4.2萬戶,實現就業4.7萬人。公益性崗位就業人員從2009年的5.6萬人增至2014年的10.96萬人,增長95.71%。
——積極促進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我區堅持先培訓后輸出、就近就地轉移為主、自愿輸出的原則,有組織有序地轉移農業富余勞動力。2010年以來,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以城鎮、二三產業為主要方向,以有組織開展向對口援疆省市轉移就業為補充,通過加強職業培訓、就業服務、示范帶動、權益保障和以獎代補等措施,穩步推進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2010年至2014年,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累計1035萬人(次),從2009年166萬人(次)增加到2014年285萬人(次),增長71.69%。勞務收入累計432億元,從2009年的50億元增加到2014年146億元,增長192%。
2014年5月召開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把就業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就業是新疆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基礎工程。2014年6月,自治區黨委八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指出,就業是第一要求、第一責任和第一目標。研究制定了新一輪更加積極、更具針對性的差別化就業政策,加強職業培訓力度,推進企業就業、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提高勞動者穩定就業能力。據自治區人社廳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全區就業形勢總體平穩,紡織服裝業和“短平快”項目吸納就業進展順利,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7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新增城鎮就業人數是衡量全區就業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2009年,全區新增城鎮就業42.59萬人。2010年至2014年,全區新增城鎮就業249.7萬人,其中2010年新增51.68萬人,2011年新增58.29萬人,2012年新增46.73萬人,2013年新增46萬人,2014年新增47萬人,每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持續穩定在46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