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記者從石河子大學獲悉,2012年節水專利資助活動評審結果于近日公示,石河子大學水利建筑工程學院水藍社團申報的項目“降水收集處理裝置”榮獲實用新型專利資助(專利號ZL201220662086.0),全國僅兩項。
“降水收集處理裝置”項目針對降水突發性、隨機性、分布不均勻等特點給市政管網的輸水量及污水廠處理水量突增引起的負擔。試圖通過設計研制一種降水收集處理裝置,打破傳統的降水處理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提高非傳統水源和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而且對節約用水,保護環境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降水進入本裝置后,通過礫石粗濾--初沉室--二沉室--活性炭--存儲池處理工藝進行處理,由存儲池中的提升裝置將裝置中的水提升作為裝置上部的雜用水使用。
“降水收集處理裝置”能耗低,節能環保,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2013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了專利權。
據悉,中華環保基金會TOTO水環境基金于2013年3月啟動了2012年度節水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資助活動,9月通過相關領域專家評審會認真討論評審,最終從四件作品中投票評出2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予以資助。活動旨在鼓勵節水發明創造,增強全民科技創新意識和專利意識,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節水產品及節水產業形成和發展。
水藍社團自2010年10月成立以來,成功申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大學生環保公益活動小額資助項目6項,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P)8項,國家創新性訓練項目5項,國家專利1項。水藍社致力于專業學習的研究實踐和環保理念的宣傳,通過組織成員積極參與導師科研項目,申報小額資助、社會實踐活動項目,讓更多的社團成員得到實踐和鍛煉。曾被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評為“全國優秀團隊”。
通訊員 李永亮 譚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