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永遠掛在人民臉上——西藏自治區各族群眾喜迎“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3月23日,山南地區貢嘎縣吉雄鎮紅心村一組村民次旺一家,在自家房頂上升起國旗,表達對黨的熱愛之情。次旺 洛桑 攝
3月28日,一天天近了。
無論是在拉薩布達拉宮腳下還是在山南雅江兩岸,無論是在那曲郁郁高原還是在林芝莽莽山區,數以萬計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初春的雪域大地充滿喜慶氣氛,笑容綻放在每個人的臉上。全區各族各界干部群眾載歌載舞,以各種方式迎接這個意義非凡的節日——“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班久倫布村,舊西藏“帕拉莊園”所在地,全村86戶人絕大多數都是昔日朗生的后代。
在“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設立兩周年之際,我們來到了班久倫布村。走進村莊,一條條寬敞的道路把班久倫布村連成一片;一幢幢嶄新的藏式民居,修建得比昔日的“帕拉莊園”還要漂亮;家家戶戶屋頂上都飄揚著鮮艷的五星紅旗,美麗的村落處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
“作為朗生的后代,如今過上幸福生活的班久倫布村人,怎么能不慶祝自己的節日。”村黨支部書記邊羅的一句話,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班久倫布村人對“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的期盼。
邊羅介紹,“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設立兩周年,村里人都非常高興,大家都自發地打掃庭院,懸掛國旗,讓村莊以最美的姿態來歡度自己的節日。他告訴記者,在舊社會,班久倫布村人都是農奴主的差巴、朗生,受農奴主的欺壓,吃不飽、穿不暖,每天還要起早摸黑地為農奴主干活。如今,全村都變了樣,家家戶戶都修起了比“帕拉莊園”還漂亮的新居。因此,班久倫布村人對“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邊羅說,村里還要組織全村人聚在一起,聽曾經是朗生的老人們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村里年輕人知道舊西藏的苦和新西藏的甜。
西藏大學旅游與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圖登克珠感嘆:“西藏民主改革不僅標志著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崛起,還揭開了西藏百萬農奴人權歷史的新篇章。今天,當我們通過‘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來回顧新舊西藏的歷史時,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民主改革對西藏、對全中國的巨大歷史意義。”
回首半個多世紀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西藏人民感慨萬千,很多人以親身經歷講述了自己對新生活的熱愛。
拉薩市政協副主席拉宗卓嘎提到,她以前在堆龍德慶縣的親戚家里,看到有的婦女前一天夜里生了孩子,第二天早上就要去很遠的河里背水,非常苦。而現在,院里水龍頭一開就可以接到清澈的水了。在她看來,這折射了改革開放以來西藏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特別是基礎設施的改善,讓西藏百姓的生活日益步入現代化。她說:“現在我們紀念‘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是非常有意義的,如果忘記了舊社會的苦難,就不會珍惜現在得來不易的幸福生活。”
“現在我住的房子不比原來莊園主的差。”昔日的朗生米瑪頓珠驕傲地說。今天,在已成為旅游景點的“帕拉莊園”四周,崛起了一座座氣派的新居,新居的主人就是當年莊園里的朗生和他們的后代。“以前每天只想何時能吃飽肚子,真沒想到有一天會過上這么好的日子!”他說,“我就想多活幾年,多享受享受現在的生活。”
物質生活的改善讓西藏百姓欣慰不已,精神生活的豐富更讓西藏百姓常懷感恩之心。
21歲的珞巴族女孩巴桑卓瑪來自林芝偏遠的排龍鄉唐通村,小時候,“上學”曾是她奢侈的夢想。在援藏干部的幫助下,她走出家鄉,如今已是西藏大學的一名學生。她說:“現在我們村里的孩子去外地上學,不僅不用花太多的學費,還能享受到生活補助,我和我的家鄉便是黨和國家優惠民族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不僅是節慶之日,更是感恩之日,它昭示西藏人民要永遠牢記西藏百萬農奴翻身解放的偉大斗爭歷史,倍加珍惜中華民族大團結,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新發展、新變化、新生活,倍加維護社會局勢穩定,倍加努力地創造社會主義新西藏的美好明天。
幸福,將永遠掛在人民的臉上。
來源:西藏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