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建設,文化成果惠及百姓
五年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流動舞臺車工程”、“送書下鄉工程”、“送戲下鄉工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在全區農家牧區相繼實施。
那曲地區那曲縣古露鎮薩措村69歲的道班退休工人嘎瑪,每天都要光顧村里的農家書屋,翻閱幾本自己喜歡的藏族民間故事書籍。老人說:“自從村里建起農家書屋,我每天都會去書屋看看書??梢哉f,因為農家書屋,我的退休生活開始變得豐富、有意義?!?/p>
與此同時,那曲地區那曲縣格魯派寺院孝登寺寺廟書屋,則成了僧人們每天念經結束后最喜歡去的地方?!顿t者喜宴》、《西藏王統記》、《宗喀巴大師傳》等藏族歷史上頗具價值的歷史書籍成為僧人們的最愛。
截至目前,全區共建成5451個農家書屋,1700多個寺廟書屋,提前實現了國家及自治區黨委、政府確定的建設任務,農家書屋建設工作走在了西部地區的前列,寺廟書屋建設工作更是走在全國前列,率先實現了全覆蓋。中央和地方財政累計下達農家書屋工程建設資金1.0906億元,下達寺廟書屋工程建設資金3752萬元。
“基礎設施條件的不斷完善,為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保障,廣大群眾享受到了文化建設成果?!蔽鞑刈灾螀^文化廳廳長尼瑪次仁說。
2009年3月,西藏博物館率先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2011年,按照國家和自治區部署,西藏自治區圖書館、群眾藝術館等西藏“三館一站”相繼向公眾免費開放。
據統計,2011年,全區各級財政部門下達免費開放國家專項補助資金2580萬元,配套補助資金983.7萬元,共計落實“三館一站”免費開放工作專項資金近3600萬元。全區194家各級各類公共文化場所總計組織各類活動近3萬場次,接待各類觀眾252萬人次,較往年有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西藏“十二五”時期文化建設項目全部落地,涉及6個項目,近600個子項目,總投資達到13億元。西藏綜合藝術中心等“十二五”重點文化設施建設的前期工作全面啟動。那曲、日喀則等部分地區圖書館、群藝館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進入評審階段。35個縣民間藝術團排練場所和54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計劃在近期下達投資5.0512億元并動工。
穩步推進,文化產業與交流工作上新臺階
今年2月6日晚,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元宵節聯歡晚會上,伴著悠揚的牧歌,踏著歡快的舞步,由那曲地區班戈縣牧民演出隊表演的牧區原生態歌舞節目《納木錯之舞》款款而來,令全場掌聲雷動。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藝術處處長安貴民說:“《納木錯之舞》的成功,只是近年來西藏大力創新民間藝術,推進文化品牌建設,弘揚、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的一個縮影?!?/p>
五年來,拉孜堆諧《飛弦踏春》、尼瑪諧欽《天湖之舞》、山南卓舞《雅礱春潮》等由西藏各類文藝團體精心打造的文藝精品已屢赴區外參加各類展示、展演活動,取得了巨大成功。
五年來,在投入巨資保護文化遺產,挖掘、傳承、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全區文化市場環境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不斷發展。以大型原生態歌舞《幸福在路上》為例,絢麗多彩的服裝、高亢入云的歌聲、曼妙多姿的舞蹈……《幸福在路上》累計演出200多場次,觀眾近7萬多人。和《幸福在路上》一樣,近年來西藏民族歌舞《五彩西藏》、《雪域放歌》、《珠峰彩虹》、《雅魯藏布情》、《西藏韻》等大批演藝產品,陸續投放市場,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五年來,西藏文化部門緊緊抓住參加各類大型文化活動的契機,堅持正面宣傳西藏,加強和改進“請進來”“走出去”的工作,對外文化交流的渠道不斷拓展、內涵更加豐富。通過開展中國西藏文化周、“感知西藏·中國西藏文化之旅”、藏學交流、文藝演出、文物展覽等活動,有力回擊了達賴分裂集團散布的所謂“西藏文化滅絕論”。
黨的十七大以來,西藏文化事業得到蓬勃發展,新時代的西藏文化正在以其豐富獨特的內涵、包容開放的形式、銳意創新的姿態,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為全區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