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京東路一家化妝品個體經營店記者看到,里面的品牌和產品類型廣泛,當記者問及蘆薈產品時,老板表示:“蘆薈產品很多,其中有真有假,我這里保證是正品。”
不僅僅是西藏,近年來全國各地針對化妝品造假問題頻頻曝光。23日來自西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西藏全區共對215家涉藥企業、12家化妝品經營企業、711家餐飲服務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共查處食品藥品違法案件32起,涉及金額16.9萬元。
23日,由西藏自治區商務廳聯合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區工商局、拉薩海關、區國稅局,以及區工信廳等17個部門共同舉辦的,主題為“凝聚誠信力量、實現中國夢想”的西藏“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在拉薩啟動。
在自治區鹽業公司宣傳展位前,如何辨別“精致碘鹽”的真偽很受當地居民關注。記者看到,造假的“精制碘鹽”無論從包裝到圖案都十分精細,甚至超過正規碘鹽的包裝,普通居民從包裝正面很難區分真假。但是在后面的微量元素標注上就有明顯不同,造假碘鹽沒有任何微量元素的標注。
自治區鹽業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假鹽主要來自工業用鹽,食用對人體十分有害,尤其影響孩子的智力。而假鹽的銷售一般以流動方式,給執法檢查帶來一定難度。”
記者從區商務廳了解到,目前西藏全區已基本完成“12312”商務舉報電話全覆蓋;包括林芝地區等5個地市成立了商務執法大隊。此外,與東部發達省份同步,西藏正在打造以拉薩為重點的市場追溯體系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