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盧明文 攝
昨日,記者從自治區天然飲用水發展協調領導小組獲悉,《西藏天然飲用水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5)》(以下簡稱《規劃》)初稿已經出爐,意見征集工作也已完成,將上報工信部進行定稿修改。
據了解,《規劃》中初步設定的目標與之前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的《關于加快天然飲用水產業發展的意見》目標一致,即到2020年,全區天然飲用水產量達到500萬噸。
劃分
有關專家指出,可以將西藏的天然飲用水分為4個水系,念青唐古拉山水系、珠穆朗瑪峰水系、岡底斯水系及南迦巴瓦水系。
產量
截止到2013年底,西藏已獲得生產許可證的天然飲用水生產企業共有27家,2013年度全區天然飲用水產量為95720噸。
面臨問題
企業規模小產能低
珠峰冰川自涌天然活水、5100、西藏神水、卓瑪泉……如今市場上西藏天然飲用水產品種類豐富多樣。記者了解到,截止到2013年底,西藏已獲得生產許可證的天然飲用水生產企業共有27家,2013年度全區天然飲用水產量為95720噸。
“雖然近幾年西藏天然飲用水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但是企業規模小仍是西藏天然飲用水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自治區天然飲用水發展協調領導小組工作人員介紹,此外,產品定位不明確,品牌效應不明顯也是制約西藏天然飲用水發展的因素之一。
那么,該如何壯大西藏飲用水企業發展呢?該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工信部制定的《規劃》初稿已經形成,指出將以水資源空間分布為點,在產業集聚區和中心城市、重點交通沿線附近布局天然飲用水產業,力爭到2020年,西藏天然飲用水產量達到500萬噸,形成400億元的產值規模。
另外,西藏也與很多知名企業及行業協會分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將通過合作項目為全區天然飲用水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按區域劃分
可以更好地進行定位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權威發布了《西藏天然飲用水檢驗檢測報告》,向全社會展示了西藏好水清潔無污染的資源稟賦以及綠色健康的飲用品質。該工作人員介紹:“為突出西藏好水概念,我們提出從水系或區域劃分西藏飲用水發展方向。”
記者了解到,在征求意見中,有關專家指出,可以將西藏的天然飲用水分為4個水系,即念青唐古拉山水系、珠穆朗瑪峰水系、岡底斯水系及南迦巴瓦水系;按區域則可以以藏中(拉薩、山南、日喀則)、藏東及藏東南(昌都、林芝)、藏北及藏西(那曲、阿里)進行區分。
“天然飲用水是從地下自然涌出或經鉆井采集得到的地下泉水,每個地質結構下的水質都不同,所以按照地址或區域分可以更好地定位天然飲用水。”該負責人說,另外,《規劃》還提出要加快編制《西藏自治區天然飲用水水資源調查評價報告》,摸清全區天然飲用水資源分布、水質、水溫、水量等情況。
“我們還將推進天然飲用水標準體系建設,從生產方面嚴抓天然飲用水質量。”該工作人員補充說。
飲用水價格
依舊由市場進行調控
記者了解到,目前西藏天然飲用水市場礦泉水分為低端、中端和高端產品,其中低端產品規格為5元/500ml以下、中端為8元/500ml、高端為8元/500ml以上。
為什么西藏的水這么貴呢?據西藏珠峰冰川礦泉水銷售人員介紹,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產品成本較高,包括生產條件、物流配送等。自治區天然飲用水發展協調領導小組工作人員介紹,《規劃》也同時對控制成本方面做出了指導性意見,例如改善生產企業的交通條件或建立天然飲用水物流基地、倉儲園區等。“天然飲用水具體的價格還是由市場調控。”該工作人員說。
此外,《規劃》還指出,將通過積極融入絲綢之路戰略等政策條件,拓展天然飲用水銷售渠道,開拓國際市場,帶動西藏飲用水產品走向世界。
原標題:西藏天然飲用水擬以4大水系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