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在昆明市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長李昆敏告訴中國日報記者,今年為保護滇池,昆明市推行市民河長制,2020年昆明滇池水質將達四類。
李昆敏說,所謂市民河長制,就是昆明市市民都參與治理保護滇池的工作。每個昆明市民每天節約一升水,滇池區域的320萬居民就減少320萬升污水進入滇池。
據李昆敏介紹,滇池的污染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原因:生活污染、農業污染和工業污染。其中,生活污染是滇池水污染的“大頭”,占廢污水排放總量的55%。
李昆敏告訴記者,過去沒經過截污處理,把工業廢水、生活廢水直接排放到36條出入湖河段,排入這些河道的水又流入到滇池。另外,滇池流域周邊種植、養殖企業造成面源污染,這些污水也直接排放到滇池。再者,滇池的水主要靠降雨和36條出入湖河段來置換,滇池本身自潔能力很低,再加上降水少,導致滇池水質逐漸惡化。
為治理滇池,云南省政府和昆明市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以“湖外截污、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為目標,已堵斷36條出入湖河段的排污口,把這些污水經過處理達標后再排放到滇池。除此之外,還種植了水葫蘆能快速吸附并抑滅藍藻,可以凈化水質,因為滇池主要是氮和磷超標。
滇池的污染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顯現,到90年代初期水體富營養化,經歷三個五年計劃,周圍的生活污水、農業污水、造紙廠等形成了點源污染。滇池富營養化日趨嚴重,尤其是前幾年藍藻的大面積爆發,使滇池成了“臭池”。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記者 李映青 Angelia) 編輯:肖亭 楊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