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后 元陽哈尼梯田走向何方
旅游提示
四處景點覽盡哈尼梯田美景
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位于中國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哈尼梯田分布從山腳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巔,級數最多可達3700多級,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杰作,被當代人譽為“偉大的大地雕刻”。
此次我國申報的遺產區面積為16603公頃,緩沖區面積29501公頃,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連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統、民族村寨。
據文獻記載,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的歷史可追溯到1300年前的唐代,千百年延綿不絕,至今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其結構、內涵、組成要素和環境千百年來未被根本改變。
冬季是哈尼梯田最美的時候,最佳觀賞期為每年1月到4月。這個季節農民已將稻谷收割完,梯田里全是水,在光的作用下,梯田的線條一覽無余,并折射出多種顏色。
實際上,在梯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美景。于是就有了游客口耳相傳的冬春看水、夏看碧綠、秋看稻谷金黃的“秘訣”。
哈尼梯田核心區面積24.9萬畝,沿著長達50余公里的景區環線一路行走,梯田景色一覽無余。在梯田核心區內主要的景點有4個,從新街出發,依次為箐口、壩達、多依樹和老虎嘴。
箐口在哈尼梯田景區的入口處。位于海拔1400米至1750米之間,由于地勢平緩,起伏不大,每丘水田的面積都顯得比較開闊,線條明朗。
多依樹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周圍是有眾多哈尼族山寨的多依樹村。景區的普高老寨有眾多農家樂可以住宿。多依樹村海拔1700多米,村子下面一片9700畝的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核心保護區之一。清晨,當鮮紅的太陽冒出山頂,朝霞映紅了半邊天,滿山梯田就會被朝霞染得金光閃閃,水波粼粼。整座山野就像披上一件五彩斑斕的霓裳,奪目耀眼。
壩達是一個觀看日落的絕美之地。梯田景區面東靠西,壩達梯田從海拔800米的麻栗寨河沿山而上,坡陡田陡,坡緩田緩,山嶺相連,重重疊疊,一直延伸到1700多米海拔高度。上萬畝梯田組合在一起,一氣呵成。
老虎嘴這片梯田大氣磅礴,因曲折的盤山公路從山腰上穿過懸崖峭壁,在拐彎的懸崖上鑿開了一道缺口,就像張開的老虎嘴,故而得名。它由阿勐控、保山寨、勐品梯田組成,屬紅河哈尼梯田申報世界遺產的片區之一,總面積6900畝。是元陽片區中山勢最險峻、氣勢最恢宏、布局最壯觀的梯田風景區。這里也是觀看日落的絕美之地。(王宗林)
新聞助讀
中國遺產如何進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召開的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21日、22日先后批準中國新疆天山和云南紅河哈尼梯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數量達到45處,排名全球第二。
在中國,一個項目要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主要經過以下幾項工作。首先,制定預備名單:國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遺產司(負責文化遺產部分)與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風景名勝區管理辦公室(負責自然遺產部分)從全國遴選出具有潛力的項目,組織專家進行細致考察,根據考察結果制定預備名單并進行管理。
經中國政府批準后,進入預備名單的項目需提前報告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每年世界遺產委員會都有專項議程討論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其次,編制申遺文本:文本的編制工作需組織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研究和論證,提煉其中“突出普遍價值”,這是評估世界遺產的重要標準。
第三,完善法律法規:與申報項目所在地政府共同進行法律法規的完善和遺產保護與發展規劃設計。其中包括接受國際考察和評估,向國際專家闡述與展示申報項目的“突出普遍價值”和保護管理狀況。
最后,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的時間要求,向世界遺產委員會世界遺產中心提交申報文本,進入國際組織的各項程序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