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記者撥通浙江良友木業有限公司業務經理管丹的電話,耳邊傳來了開心的笑聲,“是反補貼的事吧?我們贏了第一步!”
當地時間3月22日,美國商務部初裁決定,將對127家中國復合木地板制造商或出口商征收最高可達27.01%的反補貼稅,對上海偉佳等三家企業征收2.25%,良友木業有限公司和嘉興百霖進出口有限公司、裕華木業有限公司等三家浙江企業則不予征稅。
雖然只是初裁,管丹和同事們還是很高興,這意味著頭頂上的兩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很可能將撤去一把。
這兩把劍就是來自美國商務部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去年10月,美國硬木地板商聯盟向美國商務部申請,要求對中國產木地板征收高額反傾銷關稅,同時征收反補貼關稅。案涉169家中國企業,三林集團、上海偉佳家具有限公司、浙江良友木業有限公司和浙江裕華木業有限公司等四家出口量大的企業被要求強制應訴。記者從省商務廳公平貿易局了解到,浙江企業的涉案金額為9538.02萬美元,良友和裕華又占其中的多數。
“美國這次是來勢洶洶。”據管丹介紹,美國市場占據中國地板行業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如果美國商務部最終裁定反傾銷成立,很多相關的國內企業可能不得不退出美國市場,“特別是那些小企業,會遭遇滅頂之災。”位于嘉善的良友木業就是一個代表,對美出口占到該公司業務量的80%以上。如果敗訴,公司所受的沖擊“無法想象”。裕華木業有限公司也面臨著同樣的窘境。
作為強制應訴企業,良友木業和裕華木業只能選擇應訴。良友木業海外銷售部負責人趙建中介紹,他們早已聘請了中美兩國的律師,按照美國商務部要求整理證據資料,進行訴訟抗辯,從而換來了最好的結果。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127家企業卻不得不面臨27.01%的反補貼稅。據商務廳公平貿易局人士介紹,美國商務部裁決時對這些企業適用的是“不利可得事實”(adverse facts available.縮寫為AFA),即調查機關調查期間發現這些企業存在隱瞞事實等不合作行為,于是便采用對這些企業絕對不利的事實來作出裁定。“27.01%的稅率相對于此前的不銹鋼案以及類似案件來說,并不高。但是就這個案件本身來說,卻是最壞的結果。”他認為,這些企業在應訴過程中可能存在調查問卷填寫不完善等失誤。
據悉,反傾銷初裁將在5月份作出。
來源:浙江日報 編輯:張少虎 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