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杭州已發牌的電動車共有137萬輛,并且以每年超過10萬輛的速度增長。全省已發牌的電動車更是超過1000萬輛。而按照標準,杭州、浙江絕大多數電動車都“超標”。
國家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四部委日前聯合發文,要求整改當下電動自行車產業,限期淘汰在用“超標”車。對目前在用的“超標”電動車,可通過以舊換新、折價回購、發放報廢補貼等方式主動置換和報廢。要求當地政府結合實際,設定“超標”車的過渡期限,限期淘汰“超標”車。而關于是否“超標”的界定標準是——最高時速不大于20公里,整車重量不大于40公斤。
消息一出,激起千層浪。來自杭州非機動車管理所的數據,目前杭州已發牌的電動車共有137萬輛,并且以每年超過10萬輛的速度增長。全省已發牌的電動車更是超過1000萬輛。而按照標準,杭州、浙江絕大多數電動車都“超標”。
為什么要下發這樣的通知?標準是否定得太低了?有多少企業會老老實實參照執行?“超標”的電動車又何去何從?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現象——超速、超重、制動性差 今年以來杭州44人死于電動車事故
人們對電動車的感情向來復雜。騎它的人覺得方便,“在路堵的時候尤其有靈活優勢”;走路的人怕它,“電動車騎在非機動車道上,橫沖直撞的”,開車的人更是心慌,"路口突然竄出來,有時候剎車都來不及,一不小心就撞上了”……
事實上,四部委下發的通知中也指出,近年來,電動自行車不按規定生產、銷售問題嚴重,大量“超標”電動自行車上路行駛,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突出。
以杭州為例,今年來,共發生涉及電動車事故220起,死亡44人,受傷230人。在分析事故的原因時,交警部門認為,許多在售的電動車在設計上普遍存在超速、超重、超大的“三超”問題,交通違法情況十分突出。
浙江省自行車電動車商會相關人士也表示,超標電動車超重、超寬、制動性差的情況相當普遍。
以制動為例,電動車使用的制動系統一般有機械制動(以抱閘為主,使用最廣泛)、電磁制動兩種,相比之下,電磁制動性能更好,不過兩者成本相差在3-5倍。出于成本考慮,幾乎所有的廠家都采用更便宜的機械制動系統。但這樣一來,當時速超過設計規定時,因緊急制動,抱閘剎車線非常容易繃斷,無法及時有效剎住車,容易發生事故。
暗訪——商家說,不用擔心車檢 重了可以拆,快了可以“鎖”
據了解,浙江對電動車管理其實早有相關限制舉措。按照《浙江省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要求》規定,在浙江銷售的電動車最高時速不得超過20公里,整車質量(重量)不得大于50公斤,功率240瓦。
“改裝或者超標的電動車,只要不符合其中的任何一項都不能上牌。”杭州非機動車管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杭州已發牌的電動車共137萬輛,并且以每年超過10萬輛的速度增長。
不過,騎過電動車的人都知道,在路上的絕大多數電動車里,并不符合目前浙江的執行規定,因為很多指標很容易被“動手腳”。
杭州市文二路306號的電動車市場是杭州最大的專業市場之一。記者以購買者的身份,走訪了多家銷售商家。
“你不用擔心車檢的問題,上牌的問題也不用管。車速是可以調的。你看這里,第一次擰鑰匙的時候不要轉把,直接開,車子最多跑20公里/小時,因為有限速器管著。等過了檢查以后,你再把鑰匙插在鎖里,擰住把再開車,車速就上去了,可以跑到40公里/小時。”一家電動車出售點銷售員說。
超重同樣有辦法解決——“最普通的減重辦法就是拆掉避震器、后備箱、防盜框和后視鏡,如果不行還可以拆去部分外殼,這樣可以減重約4公斤。”他說,拆裝之后絕大部分車都能滿足標準要求。
記者在紹興路、東新路、香積寺路等10余家電動車銷售點暗訪時,發現給電動車做手腳的做法在杭州電動車銷售市場十分普遍。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四部委要求的標準執行,即最高時速不大于20公里,整車重量不大于40公斤,杭城的電動車基本上都屬于“超標”,都將被列入到限期整改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