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傳統制造業停工減產,“不務正業”炒作原材料;一邊是國內頻頻傳出“浙江中小企業面臨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艱難的局面”、“浙江出現大量中小企業倒閉潮”等說法,浙江,這個以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著稱的沿海制造業大省的經濟發展現狀引來頗多關注。
昨天,在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杰向社會通報了上半年度浙江經濟運行的情況,同時對這些質疑一一做出回應,他表示,目前浙江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和2008年時并不相同,浙江新增企業數量遠遠大于注銷企業數量,絕對沒有大批企業倒閉的情況出現。不過,他也坦言,在原材料價格暴漲、勞動力成本提高和融資難等因素的影響下,中小企業發展困難,全省6.6萬家微小企業更是出現了總產值和利潤下降的情況。
原料漲融資難
上半年浙江制造業發展難
對廣大中小制造業來說,原材料價格和銀行信貸是最為關注的問題。從全省上半年的情況來看,這兩點不容樂觀。上半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上漲6.2%和10.0%。目前還在繼續上漲,6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漲幅均比5月份上升了0.4個百分點。
從融資情況來看,6月末浙江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同比增長18.3%,上半年新增存款6487億元,同比多增161.9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1個百分點,新增貸款3888億元,同比少增925.2億元,月度貸款增量持續減小。
另外,王杰還通報了今年上半年浙江總體經濟發展情況:全省生產總值為1465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9%,其中一產增加值為593億元,增長3.0%;二產增加值為7600億元,增長10.1%;三產增加值為6460億元,增長10.3%。
中小企業現狀
比金融危機時期更復雜
原材料價格暴漲暴跌,銀行融資越來越難。浙江中小企業再次面臨嚴峻挑戰。不少媒體曾爆出過“中小企業面臨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艱難的局面”、“浙江出現大量中小企業倒閉潮”等說法。不過,王杰認為,這樣的說法有些言過其實,今年的情況相對復雜,但并不完全相同。
王杰表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相比,目前浙江企業面臨的困難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勞動力成本增加、人民幣升值、節能降耗壓力大和外貿出口增幅下降等。而且,都面臨國家緊縮的貨幣政策以及CPI、PPI漲幅較高的現狀。
不過,王杰認為,在根本上,兩個時期浙江企業面臨的情況是不同的,2008年是受國際金融危機波及,影響是從外向內,浙江外貿最先受到影響;而目前雖然面臨經濟復蘇減緩,但這是國家為了穩定物價所作出的宏觀調控。從今年國務院召開的經濟會議上傳出的信號來看,今年國內經濟面臨穩物價和保增長的雙重壓力,所以情況相對復雜,但不像2008年金融危機時那么嚴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下半年以及2009年浙江經濟急劇下滑,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絕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王杰說。
對于今年出現“浙江中小企業倒閉潮”的說話,王杰認為是不存在的。從統計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的中小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2.1%,利潤增長31.8%,和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相比基本吻合。今年1-4月,浙江新增中小企業4.5萬家,注銷7306家,不存在大批倒閉現象,某些企業停產倒閉、老板出逃,屬于個別現象。
不過,王杰也認為,對于今年新認定的“微小企業”,面臨的壓力很大,宏觀不利因素較多,今年二季度中小企業流動資金指數和融資指數都在100以下,處于“不景氣空間”。全省企業生產規模在150萬元以下的微小企業有6.6萬家,上半年工業總產值和利潤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來源:都市快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