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明均指著他家斑駁的舊房子。
“他是一個難得的好人啊!好事做了幾十年。”這是諸暨市店口鎮七里村村民對他的看法。
眾人口中的他,名叫蔣明均。多年來,他做的大大小小的好事不計其數,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都受到過他的幫助。然而,因種種原因,如今蔣明均陷入了困境:妻子患腦血管瘤去世,父親癱瘓在床,母親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弟弟身患白癜風……
“好人應當有好報,大家來幫幫好人蔣明均!”村民們紛紛伸出援手,幫助這位好人。
助人為樂幾十年的漢子,在小家庭風雨飄搖的日子里,依然堅守著心中的那片道德高地。鄉親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們希望好人有好夢。
他是眾人眼里難得的好人
蔣明均的家,在七里村一個不起眼的小山坡上,很難找到。今年42歲的蔣明均,看上去又瘦又黑。
這間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已有30多年歷史,是一間泥房,用手輕輕一碰,墻壁上的泥灰就會不斷掉落。每當臺風季節,房子就會晃動,蔣明均不得不帶著家人去親戚家“避難”。
就這么一間房子,蔣明均和父母、兒子、弟弟蔣永均一共5口人擠在里面。
說起蔣明均,他的好友朱宏淼就說:“明均一副熱心腸,看到別人有困難,肯定幫忙。”
朱宏淼說起了發生在1999年的事。那年10月深夜11時多,諸暨店口鎮斗門村一條正在施工的路上,時年20歲的宣建英正騎著自行車,因路面崎嶇不平,連人帶車重重摔倒。當時正在附近一家企業做保安的朱宏淼聽到響聲,趕緊跑過去,只見宣建英已昏迷,頭上被撞出一個窟窿,鮮血直流。“得趕緊送醫院。”
朱宏淼撥打幾個開車朋友的電話,但他們都嫌太晚,不肯過來。幾乎絕望之時,朱宏淼撥通了蔣明均的電話,當年蔣明均做的是開電動三輪車的生意,他毫不猶豫地趕過來,把宣建英送到了附近醫院,分文不收。所幸救治及時,宣建英脫離了生命危險。這么多年過去了,宣建英一直牢牢記著這兩個大恩人。
今年74歲的店口鎮白瀝畈村的蔣百根老人,這些年也一直念叨著蔣明均。3年前,患有胃病的蔣百根老人獨自行走時,不慎跌倒,動彈不得。碰巧蔣明均路過,他背起老人,送到店口鎮醫院。蔣明均陪著老人做檢查和治療,直到老人的家人趕來,才放心離開。
近年來,蔣明均做些油漆工的活,經常走街串巷,遇到生活條件不好的人家,他堅決不收工錢。不僅如此,附近的蔣志高、蔣苗玲、蔣志金等老人有時拎著水桶、大米等比較重的東西,只要被蔣明均發現了,不管有多忙,他都會接過老人手中的東西,扛著背著,送到目的地。
好人背后也有自己的辛酸
蔣明均在人前總是一副樂呵呵的熱心腸模樣,但這些年,他其實過得很艱難。
10多年前,蔣明均的妻子患上腦血管瘤,不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負債30多萬元。
2002年,妻子去世,兒子蔣哲浩才6歲。2000年,蔣明均的父親蔣志成因腦梗塞癱瘓,母親馮芬玲身體很弱,還患有嚴重的心臟病,照顧父親的重任幾乎全壓在了蔣明均身上。這些年,老父時不時發病住院,花去的醫藥費已無法計算。
最讓蔣明均操心的是弟弟蔣永均。體弱多病的弟弟患有白癜風,四處治療,花費不少卻不見好轉,也因此耽誤了終身大事。
所幸的是,40歲的蔣永均前不久找到了一個女友,眼看要談婚論嫁了,蔣明均卻犯了愁。“家里騰不出個房間來給她做新房,怎么辦啊?”
為了賺錢還債、給父親和弟弟看病、供兒子讀書、給母親買藥買營養品,做油漆工的蔣明均日夜不停地干活,幾乎每天深夜11點才回家。
村民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
這些年,蔣明均的朋友何友忠等人,陸陸續續借給他不少錢救急。他們知道蔣明均的情況,都不想讓蔣明均還錢了。但逢年過節,蔣明均還是堅持還給他們兩三千元。
蔣明均說:“我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債還清,然后造間房子。現在的房子在山坡上,進出都很困難。要是能有一塊合適的地,我努力賺錢造房子,這樣,弟弟能結婚了,老父母也能住得舒心點……”
蔣明均的心愿,也是很多村民的心愿。
得知蔣明均的困境后,先后有10多位鄉親為他捐了數千元錢。在他不在的時候,有很多村民就幫著把他的父母送到醫院。
有一次,蔣明均弟弟蔣永均的女朋友要到家里來,可是,家里顯得有些邋遢。鄉親們知道后,紛紛趕到蔣明均的家里,為他打掃裝扮房間,把房子弄得漂漂亮亮的。(魏斌 王晨輝 俞佳鋮)
實習編輯:范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