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
FONT COLOR=#3A4EB8> 美動物園上下一片悲傷">
6歲雌性大熊貓“丫丫”不幸流產。
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動物園13日宣布,超聲波檢測證實,來自中國的6歲雌性大熊貓“丫丫”流產。這一消息使動物園陷入悲傷之中。
不幸流產
孟菲斯動物園的獸醫和超聲波專家13日對大熊貓“丫丫”做了超聲波檢查。結果證實,“丫丫”的胚囊并沒有生長,子宮內胎兒細胞也未發育成可辨認的成形小熊貓。這些跡象表明,“丫丫”已經流產。
動物園13日發表聲明說,“丫丫”流產的原因是體內黃體荷爾蒙指標低。此前10天內,“丫丫”的黃體荷爾蒙含量一直處于甚至低于妊娠期最低指標。黃體荷爾蒙分泌不足使胚囊無法獲得足夠營養,最終導致胚囊停止生長。
“(丫丫)懷孕卻未能生育,動物園感到悲傷,”動物園園長查克·布雷迪說。
“丫丫”的預產期是6月底。動物園工作人員從今年5月3日開始便對它實行每天24小時看護,還為她特設了一個待產室,并且模仿大熊貓在野外生產的環境,在“產房”內放置了一棵假樹。但無微不至的照顧還是沒能留住它體內的珍貴小生命。
懷孕不易
“丫丫”2003年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和她一起入住孟菲斯動物園的還有一只8歲的雄性大熊貓“樂樂”。為了讓兩只大熊貓“早生貴子”,工作人員大費周章。
雌熊貓每年只有3天受孕期。今年1月11日,為了能讓“丫丫”在受孕期內懷孕,動物園取消了大熊貓展示,讓她和“樂樂”享受了72小時的“二人世界”。但是“丫丫”未能自然懷孕。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動物園在1月15日只好為“丫丫”人工授精。
5月,動物園工作人員持續觀察“丫丫”,發現它食欲增加,容易激動,比以往更害羞。這些都是典型的懷孕跡象。經超聲波檢測證實,動物園終于在5月23日宣布了“丫丫”懷孕的喜訊。
“我們非常興奮,事情再好不過了,”布雷迪在當天聲明中說,“同時我也非常謹慎,因為在“丫丫”順利產仔之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因為得來不易,動物園非常緊張“丫丫”,不但給予她無微不至的照顧,還迫不及待地宣布,要在小熊貓滿100天時為他舉行命名儀式。
期待明年
“雖然我們很難過,但我們為“丫丫”和整個熊貓工作小組為第一次繁殖熊貓寶寶所作出的努力感到驕傲,”布雷迪說。
雌性大熊貓每年的交配期只有3天,在交配期結束后可能出現假孕現象。盡管“產子”之路艱難,但動物園打算在明年再次嘗試使“丫丫”懷孕。
“這是(丫丫)成長的初期,而年幼哺乳動物因為流產未能產下第一批幼崽的現象并不罕見,”布雷迪說,“我們將吸取今年在“丫丫”和其他大熊貓懷孕中得到的經驗,明年繼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