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在莫斯科市郊的茹科夫斯基舉行的俄羅斯第八屆國際航空航天展上,烏克蘭總理亞努科維奇(前右)陪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前左)參觀烏克蘭生產的飛機的模型。當日,俄羅斯第八屆國際航空航天展在此拉開帷幕。本屆航展共吸引來自39個國家的790家企業參展,參展商以實物樣品、模型、宣傳資料等形式展示了各型現代化飛機、航空武器、防空兵器和太空設備等。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8月26日,為期6天的第八屆俄羅斯航展落下了帷幕。據報道,本次航展是俄羅斯16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航展展商總數比上屆增加近1/3,其中俄羅斯企業540家,外國企業250家。
由中國國防科工委組織的中國展團首次在該航展亮相,展出了“梟龍”戰機、ARJ支線飛機、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開拓者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等代表中國航空航天發展水平的部分重點技術、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開幕式當天親自來到中國展臺參觀,對中國的展品表示了贊賞,并對中俄兩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合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普京在中國展臺看火箭
8月21日,俄羅斯第八屆航空展在茹科夫斯基市開幕當天,總統普京、第一副總理伊萬諾夫、總統辦公廳主任索比亞寧,以及部分貴賓,分乘3架米—8直升機,在展區旁的機場降落。參加航展飛行表演的飛機,也正是在此起降。
由于國家元首親臨現場,因此俄方戒備森嚴。航展參觀者不僅要被核對身份,而且要通過X光安檢裝置和人工檢查等一系列手續,方能進入展覽會所在地。
普京在開幕式上觀看了俄羅斯飛機的飛行表演,親自駕駛了蘇霍伊公司的SSJ-100超級客機飛行訓練模擬器。此外,他還參觀了部分展臺,其中包括中國國家展團的展區。
在國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壯龍陪同下,普京來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展臺。展臺內矗立著幾個一人多高的火箭模型,其中包括著名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一張懸掛的宣傳圖片上,簡要介紹了中俄將聯合探測火星及“火衛一”的合作計劃。普京對于中俄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合作成果表示肯定,并欣然在留言簿上簽名留念。
展臺上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員將一個“中國結”贈送給普京,并向普京介紹說,這件禮物象征幸福和吉祥。令中國姑娘沒有想到的是,普京微笑著接過禮物后,竟主動上前親吻了她的面頰。這一友好的舉動,引得周圍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掌聲和喝彩聲。
在場的本報記者隨后向那位“幸運兒”詢問感受如何。她笑著說:“當時腦子里一片空白。”而俄羅斯《獨立報》22日在頭版刊登的關于普京參觀航展的文章中,也特別提到了上述場景。
8月21日,在莫斯科市郊的茹科夫斯基舉行的俄羅斯第八屆國際航空航天展上,俄空軍特技飛行表演隊進行表演。當日,俄羅斯第八屆國際航空航天展在此拉開帷幕。本屆航展共吸引來自39個國家的790家企業參展,參展商以實物樣品、模型、宣傳資料等形式展示了各型現代化飛機、航空武器、防空兵器和太空設備等。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大推力火箭戰略價值高
此次航展上,中國除了展示國人熟悉的“梟龍”戰機外,還展出了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開拓者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等航天產品模型。由于中國近年來航天事業成果頗豐,因此航天產品也受到參觀者的關注。
據了解,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具有無毒、無污染、低成本、高可靠的特點,設計上采用了新型發動機、大直徑結構、低溫循環預冷等多項新技術。該火箭有4個助推器,全箭總長59.5米,起飛重量643噸,起飛推力833.8噸,可組合形成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覆蓋1.5~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覆蓋1.5~14噸的火箭系列,從而大幅度提高我國航天活動的規模。
與現有的火箭相比,新一代大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提高了將近3倍,這就意味著,一旦這種大運載火箭研制成功,我國現有的衛星,一次就可以發射3顆。隨著探月工程的展開,新一代大運載火箭的研制也被提上了日程。
西方軍事專家在談到大推力火箭時,特別強調其軍事用途。他們指出,一旦大推力運載火箭用于軍事,將極大地提高戰略打擊能力。事實上,美俄等國也一直把大推力火箭作為軍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俄攜帶10個分導式多彈頭的洲際導彈均由大推力運載火箭發射,可以打擊1萬公里遠的多個戰略目標。
與美國等一些將空間技術用于軍事目的國家不同,中國多次聲明,中國研制太空產品和進行太空活動完全是用于和平目的。
中俄研發新型教練機
中方參展的還有航空工業第一和第二集團公司等單位。其中,按照“梟龍”戰斗機座艙1∶1比例建造的飛行訓練模擬器,吸引了不少中外參觀者試駕。而外形很酷的無人作戰飛機“暗劍”的模型,也成為不少俄羅斯小觀眾們合影的對象。據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胡問鳴介紹,“暗劍”是基于“未來戰爭中飛機將成為武器運載平臺”的理念而設計的。
此外,部分前來采訪的俄羅斯記者,對于中國的大飛機項目很感興趣,頻頻向中方工作人員詢問俄羅斯企業是否有機會參與。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梁振河說,目前,有關方面正在進行市場調查。
而記者在采訪俄羅斯大型航空企業時,也明顯感受到它們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圖波列夫公司工作人員索羅金對記者說,該公司非常希望能有機會參與中方的項目。
梁振河還告訴記者,中俄雙方日前已達成協議,將共同研發新型初級教練機,預計2008年將生產出教練機樣機,2009年上半年實現首飛。(來源: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