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7年注定是國內銀行卡市場戰事紛紛的一年。在外資行還未撬開銀行卡市場大門、靜待監管部門放行之際,中資行悄然加快了銀行卡市場不斷推新的力度。
日前,招商銀行對外正式宣布:即日起將在旗下原有的信用卡產品線中增加銀聯標準信用卡,以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工商銀行則正式推出基于第三方存管模式下的工行第一張全國性銀證聯名卡———牡丹國泰君安靈通卡。
無獨有偶,在銀行競爭最為激烈的兩類業務信用卡與房貸業務上,深圳發展銀行合二為一,近日推出了“按揭信用卡”。全球首張中信可口可樂聯名信用卡也于本月12日在滬面世。可見,在搶占銀行卡市場上,中資行也是卯足了勁。
·“圈地運動”愈演愈烈
銀行卡支付在中國正迎來一個“井噴式”增長的時代。據了解,境內外180多家銀行發行的銀行卡在銀聯跨行網絡上暢行無阻。截至目前,銀聯標準卡累計發行3.4億張,其中信用卡1150萬張,借記卡3.29億張。2006年境外交易總額255億元,2007年1至5月份就達15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6%。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了刷卡消費,也促成各家銀行在銀行卡市場愈演愈烈的大戰。
專家認為,銀行卡“圈地運動”將在外資銀行的加盟助推下越演越烈,規模之爭仍是目前及今后發卡行重點考慮的問題。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信用卡業務資產回報率較高,其對維護中高端個人客戶也有著較大意義。因此,國內商業銀行抓住戰略轉型時機,紛紛把信用卡業務作為個人零售業務中的頭等大事來抓,并把重點放在如何盡快擴大自己在信用卡發卡數量上的市場份額。
·不二法則:產品和服務并進
在第一時間向銀監會遞交了發行人民幣借記卡的申請后,各家外資銀行紛紛展開了和銀聯洽談的具體事項。渣打銀行表示,他們在積極和中國銀聯機構交流,共同探討技術平臺和其他合作層面的問題,并對申請成為會員的相關規則進行深入的了解,積極構建系統平臺。匯豐和花旗也在積極和銀聯交涉。東亞銀行則干脆將之前與銀聯的合作伙伴關系轉化為了股東關系。
分析人士表示,外資行的銀行卡業務顯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銀行卡業務不能看作是單獨的業務,它和理財、房貸等業務關聯程度很高,客戶在享受好的理財服務的同時,往往就會選擇該行的銀行卡。外資行具備相對強的產品開發能力、較高的服務水平,一旦允許發卡,市場增長空間很大,具備后發優勢。
“所以,中資行更要注意銀行卡功能的完善和整合。”
郭田勇表示。專家指出,采取市場細分策略,鎖定一些特定的目標群體,針對性推出信用卡產品,提供更周到的服務,產品和服務并進才是占領銀行卡市場的不二法則。(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