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8月27日,國家質檢總局局長、國務院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副組長李長江解答焦點問題。

劉小青制


8月15日,北京海淀區檢測人員對市場內經營的蔬菜取樣抽檢。董世彪攝

8月25日,浙江舉行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千人誓師大會。施健學攝
“中國食品安全嗎?”“中國玩具為什么被召回?”“中國政府準備采取什么措施強化食品和產品安全監管?”…… 8月27日,國家質檢總局局長、國務院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副組長李長江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回答了這些備受關注的問題。
焦點之一
美國召回中國產品,并非都是因為質量問題
2020萬玩具被召回,85%按美方要求生產
“不能因為中國玩具產品被召回這件事,就否認中國玩具產品的質量。”李長江表示。
據介紹,美國政府最近對中國一些產品,比如食品、牙膏、玩具等產品質量提出質疑,并且對有些產品實施了召回。
對此,李長江告訴記者,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中國出口到美國有些產品確實存在質量問題,比如寵物飼料添加“三氯氰氨”,牙膏當中的二甘醇問題,出口到美國的部分玩具鉛的含量超標問題。這些問題中國政府是高度重視的。一方面贊成企業采取的召回措施,另一方面對生產企業進行嚴格的審查和嚴肅的查處。例如,出口玩具到美泰公司(美國)的中國利達公司,其產品中確實發現存在鉛含量超標。但是,根據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發布的公告,美泰公司連續幾次在美國及世界范圍內一共召回利達公司生產的玩具2020萬件。在這2020萬件玩具產品中,屬于按照美國設計要求、按照美國進口商要求進行生產的占85%。作為中國的生產企業應該承擔責任,但作為進口商、設計商的外國企業,也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二方面,有些產品兩個國家執行的標準不同,對產品的界定存在著差異,“我們會進一步溝通以取得一致。”李長江說。
第三方面,中國出口的產品質量是合格的、是好的,因為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某些檢測機構檢測的數據不準確,導致了有關方面判斷不合格。據統計,2006年我國向世界各國出口玩具總數達到220億件。這說明中國的玩具絕大多數是符合進口國家的安全標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