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應對暴跌
在近期的市場中股指出現了連續的大幅下跌走勢,昨日滬綜指再度跌破5000點的整數關口,市場還形成了恐慌性的殺跌,部分個股更是創出調整新低。在這種大跌的市場中,投資者需要有更加冷靜的觀察態度,才能理性地判斷市場趨勢,把握市場的方向和未來的主流,力爭把損失降到最小,有效回避市場余震帶來的風險。
對于投資者而言,目前最為重要的是分析市場下跌的本質,決定市場的根本因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以往一直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從目前來看,這點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但增幅可能出現下滑,現在不僅僅是關注2007年的全年業績,還要關注的是2008年的業績變化趨勢;第二就是資金供應的問題,雖然有關緊縮政策不斷,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扭轉資金流動性過剩的問題。這樣就可以理解了市場的近期調整,主要是受到國內外一些利空因素的干擾,同時部分個股的股價定位偏高帶來的調整需求導致的下跌,屬于階段性的調整。
這樣就可以得出較為準確的判斷,也就是在繼續積極看好長期市場的前提下,應關注個股的機會和控制調整的風險。因為雖然整體上市公司業績是保持增長的,但部分個股的業績會出現下調,同時資金的分配也會出現分化,也就是有部分資金集中關注一些群體,但有些個股群體可能受到資金的忽視,其資金的供求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因此,在看好整體市場后市機會的情況下,高度注視市場個股品種的市場風險,精選個股仍是投資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就操作層面而言,投資者首先應深入了解個股的基本面,無論是擁有個股或者要參與的投資者,都必須對品種有深入的了解,只有把握住那些優質的品種才能保障投資的成功率。其次才根據基本面情況來進行操作,那些基本面良好的個股可以繼續持有或者逢低參與,但業績不好或者股價已經高估的則應擇機出局或者堅決不參與,回避風險。當然,對于多數投資者而言,重要的是不要盲目地恐慌做空,畢竟在經歷了持續的下跌之后,市場的風險已經得到了極大的釋放,應牢記“不要在暴跌之后賣出”的股諺,即使要調倉也要等待市場反彈后出現的機會。(上海證券報國盛證券 王劍)
股指將考驗4800點
周一滬深兩市在外圍股市繼續大跌的影響下震蕩走低,權重指標股的破位下跌造成5100、5000、4900點整數關接連告破,市場做空氣氛明顯。由于藍籌股受全球股市定價影響較大,短期看不到資金流入的跡象。從技術上看,股指跌破中軌支撐,并逐漸逼近次低點,將于4796點獲得支撐,技術指標MACD徹底轉為死叉預示著股指難有強勁反彈,但技術性反抽則有望在逼近4800點附近時產生。另外隨著藍籌股的持續殺跌,空頭能量短期釋放較大,預計股指在慣性下探后將展開反彈。(上海證券報萬國測評 王榮奎)
權重股破位短期調整尚未結束
周一滬深A股市場放量大跌,其中機構權重股中國平安、東北證券、南山鋁業等以跌停報收,而兩市最為重要的部分權重股如中國石油、萬科A、中信證券、中國人壽等也同時出現大跌,并且這些權重股股價已提前破位前期滬綜指4778點對應低點,顯示市場前期低點將面臨嚴重考驗。從此次市場演變來看,滬深兩市近一個月的反彈為五個交易日所吞噬,說明目前市場的調整遠非一般意義的調整,調整的空間與時間仍需投資者做好心理與技術上的準備。
大幅調整原因何在?
大盤近期的連續調整是內因與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滬深A股市場自身來看,其估值風險較大,依據滬深兩個交易所公布的總體市盈率來看,大盤開始明顯調整的1月16日,深圳主板市場平均PE已高達78倍,上海市場PE平均62倍、中小企業板市場PE平均89倍,這樣的估值即使考慮2007年上市公司業績增長也同樣說明市場估值高風險的存在。從A股市場基本面來看,貨幣緊縮政策繼續加嚴,管理層近期提出要加大已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份比重、股指期貨適時推出、多層次市場中的創業板的即將推出、新股發行方式的可能變革、07四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下降等均對目前A股市場形成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周一中國平安、東北證券這些新發行或重組類公司開始大規模再融資,而依據相關公司公告價格來看,其市場化定價過高,試想投資者如果以50-100元的價格參與,其股息率卻極低,其投資風險自然不容小視,機構資金奪路而逃正是對其未來預期的一種市場反映,可以說周一滬深股市重挫與此消息的公布也有較大關聯度。
從大盤產生調整的技術原因來看,前期星線連連的現象已預示A股存在較大變盤征兆,而且當時短期技術多重指標處于嚴重超買,配合前期連續幾天攻擊6124和6005這2個高點形成的壓力連線而不過,上周三陰線一氣吞三星,時間之窗已預示著大的調整即將到來。
在內因作用明顯的情況下,外部因素也對A股市場調整起到了一定的影響。比如美國次級債的升級、美林證券與花旗銀行的巨虧、分屬美國最大和第四大州的加利福尼亞和佛羅里達,已陷入經濟衰退或正處于衰退邊緣等對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等均在此時開始大范圍暴露。構成市場股價相連的香港恒生指數開始破位下沉,而關聯度最大的香港國企H股指數破位后大跌更是加重了A+H股價的修正,本來一批A股的股價處于溢價H股3-5倍的公司,在H股上升過程中尚可維系股價,但H股不跟反而大跌自然加重的A股相關公司的調整,比如A+H的中國石油,2008年1月19日A股股價是29.09元,而H股卻僅有11.92元,中海油服A股32.10元,H股僅12.18元,其它如中國石化、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A、H價差都存在較大的價價格差,而國企H股目前的繼續重挫,對A股的股價下拉作用將明顯體現。因此外部因素也是導致A股大幅度調整的重要因素。
調整空間還有多大?
滬深A股黑色星期一走勢雖然沒有切入前期低點4778點,但已有中國平安、萬科A、中信證券、中國人壽、中國石油等一批權重股率先跌破前低對應價,這說明大盤階段內至少會對前期低點進行考驗。從目前A股整體變化、估值和未來把握上,應減少“瘋牛”思維,而應更多的采取波段主題式策略為佳,雖然不能判斷牛市已經結束,但再現2006-07年股改式總體暴漲的概率幾乎為零,相反一些品種的回歸可能將導致“熊股”大面積出現,特別是創業板或股指期貨出臺后,定價機制傳導影響將越將顯現。
就短期市場而言,在經歷了連續大幅重挫的調整下,大盤有一定的反彈修復要求,但由于上證5000點為放量跌破,加之權重股可能仍可能繼續有加入破位前低的股票,如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因此大盤短線有繼續考驗滬綜指4800點一線的可能,在此點位附近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反彈,但由于中期技術指標繼續向下,其在反彈或整理后階段內跌破前期低點的概率極大。
從中期技術指標來看,目前周、月、45、季線中的KDJ、WR%均全線向下,而年度WR%已經向下,年度KDJ開始走平,與牛市期開始發生明顯變化。如果從波浪理論來分析,如果大盤有效跌破4778點回抽確認,其依據周線量度跌幅也會跌至4200點(60周均線附近)左右,如果考慮月、季、年度技術指標調整則需要觀察權重品種及未來定機制政策的影響而定。缺口理論顯示,上方雖有缺口,但下方缺口過多更需要打實,因此對于目前市場的調整,中、長線投資者應謹慎為上,而波段投資者仍可依據市場產生的主題或熱點進行適量倉位的把握。
總體而言,機構權重股的破位已說明市場調整不會短期結束,對于目前市場的調整一方面要認清其市場風險的展開,短線投資者采取適量、波段、主題為佳,而對于中長線投資者而言,保持耐心觀望不失為穩妥策略。(上海證券報九鼎德盛 肖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