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表現
礦業股集體漲停鋼鐵股消化利空
2008年鐵礦石基準價大漲65%的消息昨天傳出后,甫一開市,滬深兩市鐵礦石資源類的相關品種便出現全線飆升,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鋼鐵股的表現也十分強勁。
金嶺礦業(000655)、西寧特鋼(600117)、廣東明珠(600382)、西藏礦業(000762)、ST方大(600516)、*ST滬科(600608)等相關品種紛紛封于漲停,攀鋼鋼釩(000629)、長力股份(600507)、創興置業(600193)也出現在漲幅榜前列。
“隨著國際鐵礦石價格的大漲,國內的鐵礦石企業價值也面臨價值重估,這是昨天股價大漲的原因。”宏源證券一位分析師向早報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鋼鐵股的表現也非常搶眼。昨天開盤后,寶鋼股份(600019)、武鋼股份(600005)等集體下挫,但在半個小時內迅速拉升,當天寶鋼股份漲1.75%,武鋼股份漲3.20%。分析人士表示,鋼鐵企業可以通過提高價格,消化這一利空消息,這成為當天支撐鋼鐵股走勢的重要因素。
產業影響
鋼鐵企業
鋼廠不堪承受或掀漲價潮
聯合鋼鐵網分析師胡凱認為,2008年度鐵礦石基準價上漲65%,中國的鋼鐵企業將不堪承受,“以寶鋼為例,去年進口4700萬噸鐵礦石,今年進口如果也保持這個總量,每噸礦價上漲40多美元,成本增加近2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50億元,而當年寶鋼集團的利潤在300億元左右,增加的成本占到利潤的一半。”
“初步匡算,由于鐵礦石價格上漲65%,中國鋼廠進口礦成本將增加約50億美元以上。”資深鋼鐵專家徐向春也向早報記者表示。
聯合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礦價上漲65%,對應噸鋼成本將上漲414元,鋼材均價上漲9.9%~13.7%才能夠抵消。不過南京證券分析師胡皓則表示,上述數字仍偏保守,“加上進口環節的費用,鐵礦石成本約增加423元/噸,按照品位66%的鐵礦石計算,如果不考慮海運運費,鐵礦石漲價導致增加的噸鋼成本約為635元/噸。”
“關鍵在于鋼廠能否通過提價,將成本的壓力轉嫁到下游企業。”分析人士指出。而根據統計,一季度國內三家龍頭企業,除寶鋼提價幅度只有5%之外,武鋼和鞍鋼的提價幅度均在10%以上,這一提價幅度能夠很大程度抵消鐵礦石上漲65%帶來的成本上升。
另據了解,寶鋼集團也將在近期出臺二季度價格,預計會有大幅上漲,平均每噸漲300元到500元。
“國內鋼鐵需求旺盛,大型鋼鐵公司未來依然可以通過調高出廠價格化解成本壓力。”胡皓表示,“前段時間發生的雪災影響了鋼材產量的供應,同時災后重建增加了鋼材的需求。國家電網宣布計劃2008年對電網投資2532億元,我們認為基礎設施的其他改進措施也將陸續出臺,鋼鐵需求將有充分的保障。”
而據徐向春介紹,國際市場也有充分的消化能力,“受國際鋼材需求旺盛刺激,國際鋼材價格大幅度上漲,在最近不足兩個月時間里,鋼材價格上漲100-150美元/噸,國內鋼材市場也有同樣漲幅。因此,鋼材價格上漲大大超過鐵礦石上漲幅度,鋼廠完全把漲價成本移出去。”
17日中鋼協在北京舉行的理事會上,中鋼協負責人表示,全行業已經進入“高成本期”,這將直接導致鋼材價格居高不下。“我的鋼鐵”研究中心副主任汪建華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也認為,2008年鋼鐵生產成本有可能比2007年增長20%左右,行業將呈現出“高成本、高價格、高利潤和高風險”的特征。
用鋼行業
“鋼價上漲能被充分消化”
鋼鐵工業作為重化工階段的基礎性行業,鋼價的上漲將傳導至下游行業,進而影響汽車、造船、家電、基建等各個用鋼行業。早報記者昨天了解到,業內對鋼價上漲均有預期,并認為對行業影響不會很大。
平安證券家電分析師邵青向早報記者明確表示,鋼材價格上漲對家電行業影響微乎其微,“成本上升能否影響家電行業,關鍵要看產業集中度,中國的家電行業產業集中度是比較高的,特別是在洗衣機、冰箱等白色家電領域,可以通過漲價傳導出去;其次,鐵礦石漲價是全球性的,日本、韓國的鋼價也會相應提高,中國的家電在成本上和日韓在一個起跑線。”
中銀國際的一位分析師則向早報記者分析了造船行業的影響,“隨著造船工業向中國轉移,這幾年需求非常旺盛,很多造船企業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10年以后。2006年中國造船用鋼消耗量為566萬噸,這幾年鋼材價格一直上漲,今年的鋼價上漲,不會影響中國造船工業的發展。”
上述分析人士還稱,從全球范圍來看,韓國和日本的造船用鋼成本均高于中國,去年韓國造船用鋼每噸比中國高出220美元,日本造船用鋼每噸比中國高出120美元,“即使考慮到鐵礦石漲價的因素,中國鋼材的成本與日本、韓國相比,仍具有很大優勢。”
惟一的變數似乎是基礎建筑行業,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行業在今年的增幅或將放緩。不過從去年的數字來看,雖然鋼材總體增速較快,但分品種看,建筑用鋼增速緩慢,甚至低于上年同期。2008年受到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等因素影響,建筑用鋼產能釋放仍有所抑制,供應量的減少,使得價格得到一定支撐。
“這幾年國民經濟保持快速發展,人均收入有所提高,消費能力增強,鋼價上漲帶給各行業的成本壓力,完全能在終端消化。”“我的鋼鐵”研究中心副主任汪建華稱。
近年來鐵礦石基準價漲幅
年份 漲幅
2000年 5.42%
2001年 4.31%
2002年 -2.40%
2003年 8.9%
2004年 18.62%
2005年 71.5%
2006年 19%
2007年 9.5%
2008年 65%
(來源:東方早報 記者:王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