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全球股市10月6日均大幅下跌。隨著銀行由于資金短缺而持續舉步維艱,各國政府倉促出手制止全球銀行體系出現變相擠兌,從亞洲到歐美股市皆出現了拋售浪潮。
在紐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自2004年10月以來首次跌破10000點。而倫敦富時指數(FTSE 100)則遭遇其有史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在亞洲,當日早些時候日本的日經225平均指數(Nikkei 225)下挫4.3%,至4年半以來最低點,而雅加達等地其它股市同日暴跌10%。自本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新興市場首次經受恐慌的沖擊。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下跌11%,為1987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世界銀行(World Bank)行長羅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表示,隨著出口不斷下降和信貸條件惡化引發了企業倒閉及銀行業突發事件,對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歐美的危機可被視作一個“轉折點”。
盡管世界各國政府均積極采取行動,股市仍出現下跌。這些政府舉措似乎并未給投資者信心帶來積極影響,使投資者涌向政府債券等安全資產。上周末,歐洲領導人發布了冠冕堂皇的聲明,承諾將協同行動,隨后又各自采取行動,對此投資者未感到寬心,歐洲股票因而受重創。在歐洲,德國政府周末宣布,為個人儲蓄提供擔保,丹麥、瑞典及奧地利等國政府隨之采取了類似舉措。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克里斯·賈爾斯(Chris Giles)倫敦、邁克爾·麥肯茲(Michael Mackenzie)紐約、約翰·阿格里昂比(John Aglionby)雅加達、艾倫·貝蒂(Alan Beattie)華盛頓報道 編輯:韓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