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國、歐盟12日分別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并對今年全年經濟作出預測。數據顯示,債務危機籠罩下的歐洲經濟總體上在第一季度取得了好于預期的結果,但全年不容樂觀。
德國:令人欣喜
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增長給經濟復蘇帶來了動力
雖然多數經濟學家曾認為今年第一季度的德國經濟會陷入停滯,但德國聯邦統計局12日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季調后國內生產總值初步統計結果令人欣喜:第一季度德國經濟比預期的要好,和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長0.2%。
出口明顯增長是德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今年3月,德國出口環比增長10.7%,達856億歐元,是1992年7月以來的最大增幅。此外,第一季度用于購買機械、車輛及其他設備的投資以及公共消費支出也有所增加。如果不是去年冬天的嚴寒氣候導致建筑業及相關行業萎縮和私人消費停滯,今年第一季度的漲幅可能更高。
德國聯邦統計局還將去年經濟的跌幅從5%下調到4.9%,但即使這樣,也是德國二戰后最大的經濟萎縮。引人注目的是,德國對歐盟國家以外地區的出口強于對歐盟的出口,前者在今年3月比去年同期增長34.7%,后者只增長了16.8%,這表明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增長給德國經濟復蘇帶來了動力。
展望全年,德國政府預計今年經濟增長1.4%。德國《世界報》日前刊文認為,出口可能繼續帶動經濟增長。有分析指出,今年出口有望增長9%,主要原因是低利率和各國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有利于德國出口,歐元目前走低和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的強勁復蘇也有利于德國出口更多的產品,并且在最近出臺援助歐元區債務國家7500億歐元的計劃后,有效防止了恐慌情緒蔓延,因此處于良好出口狀況的德國經濟應該會比歐元區其他國家發展更好。
德國聯邦統計局認為,德國經濟從去年第二季度回升0.4%、第三季度回升0.7%到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各回升0.2%,說明德經濟增速雖有減緩,但仍在繼續復蘇之中。
法國:尚未好轉
家庭消費不振和企業投資乏力是經濟停滯不前主要原因
法國經濟在經歷了去年國內生產總值下降2.5%的歷史性打擊后,今年第一季度各項指標顯示仍未出現好轉。根據法國國家統計及經濟研究所12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法國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0.1%,低于預期的0.2%。
此前,法國經濟部長拉加德曾宣布將今年的經濟增長率由原來預估的0.75%上調至1.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達到1.5%,法國經濟形勢研究所定為0.9%,歐盟還曾指望法國今年能達到1.3%的增長率。但是,當天公布的結果讓各方大失所望。專家們認為,0.1%不是一個理想的起點,而是迎頭潑來的“一盆冷水”。
造成法國經濟停滯不前的原因主要有二:家庭消費不振和企業投資乏力。目前,法國通貨膨脹加劇、失業率上升、工資收入減少,居民購買力明顯下降。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法國制成品的購買率下降1.9%。加之為避免“風險危機”的出現,法國政府正在實施一項經濟緊縮政策,其范圍涉及社會福利和政府開支以及稅務優惠政策,這對社會消費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這種狀況如果持續下去,對法國經濟來說將是一個糟糕的結果。
法國經濟界人士認為,企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比較大的。但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希臘債務危機的雙重打擊,法國企業投資面臨大幅下滑的嚴峻局面。據報道,相當一部分企業已喪失了借貸和投資的能力。統計表明,去年法國企業投資下滑9%,今年一季度同比又下降0.9%。盡管法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勵投資的措施,但在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仍無法阻止投資進一步萎縮。
歐洲:隱憂猶存
削減開支和增加稅收有利減輕債務壓力卻不利長期發展
歐盟委員會12日發表春季經濟預測報告,公布了由16個國家組成的歐元區2010年經濟增長預期為0.9%,在債務危機籠罩歐洲的背景下,該數據讓人振奮,因為去年底歐元區經濟總量萎縮了4.1%,而歐盟委員會2月份預測的數字還只是今年經濟增長0.7%。
數據顯示,歐元區和歐盟經濟今年一季度環比都增長了0.2%,比去年同期則分別增加了0.5%和0.3%,表明經濟有所好轉,但是要彌補國際金融危機和希臘債務危機所帶來的損失,歐元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還存在的一個矛盾是,多國政府努力削減開支和增加稅收,以減輕債務危機帶來的壓力,但這樣又減少政府此前對經濟所作的刺激,不利于經濟的長期發展。
歐洲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全球經濟復蘇步伐加快將有利于推動歐元區擴大出口,但如果只有德國這樣的出口型國家受益,龐大的“歐元家族”隱憂尚存,特別是希臘等國面臨的債務危機可能對歐元區經濟復蘇帶來致命的風險。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歐元區整體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將達6.3%,政府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78.7%。此外,失業率居高不下,這些都對歐元區經濟復蘇帶來陰影。因此,雖然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手幫助那些負債累累的歐盟國家并試圖把他們從破產的邊緣拯救回來,以降低金融危機重演和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但無論是歐元區還是歐盟經濟都無法樂觀。國際貨幣經濟組織最新的預測報告說,歐元區和歐盟經濟在今年全球經濟中的走勢將最為疲軟。 (綜合本報駐德國記者劉華新,駐法國記者顧玉清,本報記者呂鴻、孫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