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新歐盟成員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也通過貨幣貶值和企業裁員得到加強,經濟也從世界貿易快速復蘇中獲益最大。波蘭仍然是新歐盟成員國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2.7%,明后兩年也將保持3.5%的經濟增長率。而像斯洛伐克這樣已加入歐元區的國家,今后三年經濟增長率也將保持在3%以上。但是,如果新歐盟成員國最大的出口市場――歐元區的需求始終疲軟,將會限制該地區國家經濟增長的力度。維也納國際經濟研究所預計,10個新歐盟成員國今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有望達到1.2%,2011年有望達到2.7%,比原歐盟成員國平均增長率高出1.1個百分點,2012年有望達到3.3%。
高失業率仍將繼續困擾中東歐國家。維也納比較經濟研究所的報告預測,2010年,10個新歐盟成員國的平均失業率將會從去年的8.5%上升至10.8%,但2011年其失業率會緩慢下降到10%,2012年可能會進一步降至8.6%。失業問題較嚴重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其未來三年的失業率將維持在15%―20%之間。就業市場形勢嚴峻伴隨著信貸持續趨緊很可能抑制該地區個人消費增長。
此外,如何平衡內需增長與財政緊縮將是中東歐地區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過去幾年,中東歐國家財政赤字增加主要是因為經濟衰退導致稅收減少,而不是因為政府財政開支膨脹。在目前需要保證經濟穩步復蘇的條件下,平衡財政赤字將會非常困難。如果公共財政支出難以持續,財政緊縮計劃將抑制該地區大多數國家的內需增長。同時,金融市場條件的惡化和財政緊縮還可能減緩未來幾年該地區的資本流入。維也納比較經濟研究所的報告認為,中東歐地區要徹底走出危機,可能需要更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