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央企整體上市加速度,可以預計,2011年將集中誕生一批具有資產注入、私有化等強烈預期的“央企重組”概念股。
2011年,國資委將推動16家央企整體上市。最新消息稱,按照國資委的規劃,央企整體上市將選擇“境內+境外”的“A+H”模式。而不久前成立的國新控股有限公司將成為央企上市助推器。
業內人士認為,央企上市所帶來的資源整合有望成為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
央企整體上市加速
2003年國資委成立以來,通過重組整合,中央企業已由196戶減少到122戶。
盡管央企整體上市的步伐一直進行,但無論是剝離非主營業務,還是整體上市,這一道路顯然并不平坦。2009年年底,國資委曾提出,2010年國資委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央企盡快實現主營業務整體上市。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7月份,央企背景并有意整體上市的公司達到178家,但真正實施“整體上市”的卻只有20多家。
2010年12月22日,中國國新控股有限公司的成立,被看作是央企整體上市的推進器。該公司主要任務是助推中央企業布局結構進一步優化,在中央企業范圍內從事企業重組和資產整合。隨即,國資委又召開會議部署2011年工作。會上,國資委主任王勇表示,2011年將深入推進央企聯合重組。
王勇表示,目前的122家中央企業仍有一批不屬于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的企業;還有一些規模較小、因承擔公益性等特殊職能不宜進入的企業;一些中央企業整體上市后留下的存續企業資產和其他非主業資產,依靠企業自身整合存在一定困難。
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央企主營收入占據GDP比重達到50%左右,央企整體上市是大勢所趨,上市進程在逐步推進。
可以預計,2011年隨著經濟結構調整,資本市場的并購重組將成為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淘汰落后產能的手段,并購重組也將是資本市場的熱點之一。 借殼上市將是主渠道
事實上,國資委早在2005年底就提出“央企整體上市”。2006年,國資委公布“央企重組時間表”,計劃到2010年將159家央企縮減到100家,并頒布指導意見,鼓勵已經上市的國有控股公司通過增資擴股、收購資產等方式,把主營業務資產全部注入上市公司。2007年,央企加快對下屬上市子公司資產注入的步伐。
但顯然進展緩慢。分析其原因,天相首席策略分析師仇彥英電話中對本報記者說,央企整體上市進程快慢和兩個因素有關:資本市場比較活躍,上市進程推進就較快;資本市場低迷,上市推進速度就較慢;央企上市進程涉及到股權關系,這也是一種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各方權益的平衡是重要因素。
那么央企將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實現整體上市。上海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央企的資產整合,常用的整合模式為:定向增發、資產置換、強強合并、以強并弱和產業鏈整合。
仇彥英則在電話中對本報記者表示,央企整體上市通常采取借殼方式,通過注入子公司資產進行整體上市,進而實現資產證券化。
業界人士稱,2011年將集中誕生一批具有資產注入、私有化等強烈預期的“央企重組”概念股。
李大霄說,央企整體上市將為資本市場注入新增優質資產,增加市場投資機會,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是個利好消息。但是,央企整體上市也為資本市場帶來融資額度較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