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大幅收緊房地產信貸的大背景下,外資趁機進入了房地產市場。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4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利用外資222億元,增長62.3%。
自去年4月 “新國十條”實施后,央行已經四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兩次加息,而商業銀行主動收緊房地產貸款也讓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進一步繃緊,于是外資趁虛而入。
銀行業對房地產方面的政策也處于進一步收緊狀態。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日前表示,對當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新苗頭要密切監測;要加強房地產信托業務的監管;防范平臺貸款應按貸款新規走款80%目標進行檢查。
而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下,房地產開發商還面臨另一種壓力。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表示,全國47個重點城市中,90%以上的城市商品房4月成交面積同比下降。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0余家開發商赴境外融資且累計融資額超過了620億元。其中,利率最高達到了13.5%。
事實上,隨著中國信貸政策自去年下半年收緊以來,不少外資就開始“加倉”中國房地產市場。來自商務部的備案顯示,3月份外資新設或者增資的房地產公司出現井噴,尤其是商業地產,誘發了外資的大舉進入。
另據世邦魏理仕的一份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境內主要城市房地產大宗收購交易成交總額中外資達440億元,較2009年大幅上漲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