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認為,政府應在規劃、資金、稅收、土地使用、審批手續、財政貼息等方面給予集約支持,鼓勵大宗商品流通企業跨區域、跨領域并購重組,鼓勵以國內企業為主體建立全球資源供應體系,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提升流通效率、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
近年來,國內以能源、礦產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對外依存度與日攀升,商品金融化、壟斷化、單邊定價等形勢愈演愈烈,同時大型跨國公司還積極進入國內發展倉儲、運輸、批發、分銷等流通業務,進一步增強對大宗商品全產業鏈的控制。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提交了一份《關于促進大宗商品流通行業科學發展》的提案。
流通在大宗商品國際貿易、市場定價、穩定供應、金融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發達國家有很高的行業進入壁壘。但國內大宗商品流通由于涉及面廣、參與者多、專業性強,行業有序組織與管理的難度很大。“鐵礦石、鋼材流通行業運行效率低、國內產業鏈上下游缺乏分工協作、信息嚴重不對稱、競爭多于合作、商品庫存逐年抬升,這種流通現狀既不能有效反映國內實體需求、穩定價格,也不能有效節約資金、降低成本。”周中樞說,“國內對行業支持力度小,大宗商品流通行業集中度極低,流通中的物流在工商、稅務、統計和法律等經濟管理環節沒有獨立目錄,企業資金實力有限,對外難以發揮國內買方市場優勢,對內面對下游生產企業擠壓生存空間日益狹窄,加之企業稅費負擔重,難以創新模式、轉型發展。”
全國28家省級區域提出大力發展物流行業,但出現了同一城市中多個行政區爭相建立同類物流園現象,這造成重復建設與土地資源浪費。
對此,周中樞建議,應強化規劃統籌引導,政府在規劃、資金、稅收、土地使用、審批手續、財政貼息等方面給予集約支持,鼓勵大宗商品流通企業跨區域、跨領域并購重組,對納入規劃的重點物流園區項目給予財政資金支持,支持流通企業和生產企業共同建立配送體系,鼓勵以國內企業為主體建立全球資源供應體系,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以流通效率提升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