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式反應如何傳導?
一些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對流動性的控制,可能將產生一系列鏈式反應。
胡剛表示,目前房地產行業的過快發展已經形成了一柄雙刃劍,尤其是在實體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大量流動資金涌入房地產領域,進一步綁架實體經濟,而現在銀行資金緊繃,有助于擠出累積的房地產泡沫。
按照房地產行業的通俗說法,銀行貸款屬于“低利貸”,信托基金屬于“中利貸”,年利率一般在15%至20%,而通過民間“影子銀行”拆借“高利貸”的利率甚至在30%以上。北京大學房地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尹斌表示,地產調控政策更容易使一些融資渠道缺乏的中小開發商陷入現金流困局。
專家提醒,一方面資金鏈緊張可能會造成開發商降價,同時也要預防下半年部分小型房企資金鏈斷裂可能帶來的社會隱患。目前部分中小城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的力度松緊不一,個別城市甚至尚未建立預售監管制度,如果房價泡沫擴散,存在企業資金鏈斷裂后卷款潛逃的隱患,可能將帶來不小的社會風險,建議有關部門加強監管。
此外,胡剛表示,目前一些地方熱衷于舉債式發展,甚至認為“不擔風險,難以發展”,由此熱衷于大手筆開發,宏偉規劃,而中國大部分地方融資平臺的抵押資產都是土地,一旦開發商資金量緊張,土地出讓減速,地方政府償債壓力也可能加劇。
“從錢荒對銀行、開發商、地方政府的鏈式傳導而言,風險已經有所凸顯,這正是中央提前調控,讓資金流向該去的地方,從而預防更大的系統性風險。”胡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