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的太多問題都植根于宗教,我們需要一個能夠將善與惡分開的聯盟。
——R·斯克特·阿普利(美國歷史教授)

宗教意識形態和能量的擴散是一種全球性的現象,無論是從巴格達到羅馬,還是從德黑蘭到耶路撒冷,抑或是從喀布爾到華盛頓,宗教無處不在。而宗教也正在將“普通的”沖突升級到一種精神上或“神圣”名義下的斗爭,其潛在的破壞性因此加深了。
我們怎樣才能給這些問題降溫呢?或者換一種說法,我們怎樣才能摧毀文明的沖突,中和沒有包容性的宗教極端主義呢?答案是:世界需要一個不發動進攻的“宗教攻勢”。
由于認為宗教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我們世俗國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時基本上不會將宗教考慮在內。但在穆斯林世界里,這一制定政策的過程則以宗教為基礎。如果我們想要在宗教沖突嚴重或歷史上懷有宗教仇恨的國家之間建立聯盟,宗教必須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不管人們是否喜歡。
人與人之間,沒有比伊斯蘭教和天主教之間建立聯盟更有效的溝通橋梁了。固執的憤世嫉俗者可能會認為這種宗教之間建立“聯盟”的做法近乎瘋狂,然而這種悲觀情緒其實是不必要的。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宗教,各自的信眾都超過10億人,這些團體內部其實是多樣化的,本身就是解決沖突和減少暴力的方案之來源。
在穆斯林和羅馬天主教學者、知識分子和宗教領袖之長期建立起專業性的、私人的和制度性的關系固然有困難,但這種工作非常必要。
雙方起初可以進行較溫和的合作,比如作為一個文化和教育項目,同時爭取讓天主教和穆斯林主要的協會給予組織贊助。最初的這些工作將為過渡性的、各行業之間的合作發展做好鋪墊,天主教和穆斯林學者、知識分子和宗教領袖將成為事實上的文化和宗教大使,并擁有外交手段中最本質的工具:遠見。
本文作者R·斯克特·阿普利(R. Scott Appleby)是美國圣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歷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