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聯邦政府日前控告一家日本化學公司制售存在質量缺陷的原料纖維柴隆(Zylon),美國執法官員曾使用的約10萬件防彈衣都是由柴隆纖維制造的。
美國媒體6月28日報道說,有關方面已經根據《防制不實請求法》(False Claims
Act)代表美國政府正式向總部設在大阪的東洋紡株式會社(Toyobo Co.
Ltd)及其美國子公司就其產品缺陷問題提起公益代位訴訟。有聯邦官員稱,從1999年至2005年間,東洋紡株式會社生產并銷售用于制造防彈衣的聚合物纖維材料柴隆,這種纖維存在質量缺陷,而且東洋紡株式會社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知道這一點。
柴隆纖維是東洋紡株式會社于上世紀90年代從美國道化學公司購買的專利技術產品,一度被譽為新世紀的超強纖維。近年來有爭議稱,柴隆纖維產品老化很快,以至在保護性能上較預期差距很大。
東洋紡株式會社近幾年來將生產的柴隆纖維產品出售給了美國多家人體防護裝備制造商用于制造防彈背心,其中包括中央湖公司和密執安州“第二次機會”人體防護裝備公司等美國聯邦政府采購的產品供應商。
美國政府的指控稱,使用存在缺陷的柴隆纖維使防彈背心的強度大大降低,東洋紡株式會社知道柴隆纖維的老化速度很快,卻向外界公布了虛假的技術參數。
美國司法部主管民事的部長助理彼得·凱斯勒說:“將明知有缺陷的材料用于由聯邦特工和其他執法人員裝備的防彈背心,這不僅僅是一種對美國國庫財產的欺詐,東洋紡的行為還使這里成千上萬的執法人員處于危險之中。”
東洋紡官員認為,美國聯邦政府的指控“毫無根據”,而且和先前“第二次機會”公司受到的指控并無兩樣,此前銷售柴隆纖維防彈背心的“第二機會”公司曾遭遇過缺陷索賠訴訟。
東洋紡發言人肯特·賈雷爾27日說,2001年東洋紡株式會社就開始對柴隆纖維的老化性進行測試并及時將評測報告傳送給美國的人體防護設備制造商,東洋紡株式會社還提醒這些制造商在設計、生產和檢驗防彈背心產品過程中應考慮柴隆纖維的各項技術參數,同時要求制造商向購買防彈背心的客戶通告柴隆纖維的技術性能參數。
賈雷爾說:“東洋紡的行動是適當的和迅速的,而且東洋紡株式會社沒有參與防彈背心項目的設計、工程學論證、生產和銷售。”
美國警察權益保護組織“警察兄弟會”的主席查克·坎特伯雷對東洋紡株式會社的說法持有異議,他認為日本東洋紡允許柴隆材料用于生產防彈背心,卻并未讓執法人員意識到柴隆材料的缺陷。
坎特伯雷說:“他們(東洋紡株式會社)不只是欺騙了購買這些防彈背心的機構,還將許多人的生命置于危險的境地。”
據悉,此前東洋紡株式會社也曾因柴隆纖維的缺陷問題遭遇美國警員和一些警局的集體索賠訴訟,東洋紡株式會社于2005年以同意支付2900萬美元賠償金了卻當時的案子。
(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