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前一時期,波斯灣航母云集,風高浪急,有關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的說法充斥媒體。幾個月后,戰爭并沒有爆發,有關戰爭的預言也漸次消散。戰爭畢竟是政治的繼續,姿態并非一定意味著行動。
近日,黎巴嫩《新聞》周刊刊文,認為美伊現進入了一場全面冷戰,對美伊戰略對峙的狀態進行了新的描述。伊朗媒體則把美國對伊戰略描述為顛覆伊朗現政府的“軟戰爭”。美國方面的一些分析認為,對伊直接軍事打擊,后果太嚴重,成敗完全難以預測??磥恚谖磥硪粋€時期,美伊雙方將采取坐下來“冷戰”的方式,各自布局,暗中投子,以爭取更有利的戰略態勢。
在中東,美國近期針對伊朗的動作如下:一、加大支持阿拉伯世界所謂“溫和派軸心”的力度,批準了一個金額很大的軍售計劃,以期平衡所謂什葉派“新月形軸心”的形成和擴張。二、加強對伊朗的制裁力度,如要求國際社會對伊朗金融機構和革命衛隊進行制裁,等等。三、發動對伊朗的宣傳戰、心理戰,支持伊朗內部的“反對派”,策劃秘密活動,操縱金融形勢。四、逮捕所謂在伊拉克的“伊朗代理人”,消減伊朗在伊拉克的影響力。五、保持美在波斯灣地區快速打擊的軍力,維持遏制力度。
就伊朗目前的戰略態勢而言,有分析認為,目前中東地區的戰略天平正發生有利于伊朗的傾斜。這一狀況的表現如下:一、美國打垮了阿富汗的塔利班武裝和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而它們恰恰是德黑蘭的對手。二、伊朗支持的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去年在大選中獲勝,親伊朗的黎巴嫩真主黨則頂住了以色列的進攻,顯示了強悍的戰斗力。三、伊朗與土耳其加強了能源領域和打擊庫爾德分離主義的合作,改善了伊朗的地緣政治態勢。四、在伊拉克問題與伊朗核問題上,反伊陣營出現分化。歐盟和國際原子能機構更多參與了談判解決的進程,而美國的一些戰略智囊、英國和澳大利亞的領導人,都提出讓伊朗和敘利亞參與解決中東困局的想法。
自從伊拉克戰爭之后,中東的政治生態、地緣政治、戰略格局均發生了重大變化。美伊之間的對峙,實際上是在爭取格局演變的主導權。就美國戰略而言,為人作嫁在先,全力遏制在后,其政策有相當的內在矛盾,顯得處處被動。對伊朗而言,則處于一種順勢利便的地位上,顯得相當主動。對美國而言,“爭取更大勝利”的戰略目標似乎是不現實的了,減少損失和危機控制似應成為其首要的戰略考慮。在美國的智庫層面,這類想法已浮上臺面。對伊朗而言,能否精明地利用局勢之變而不走過頭,是其保持主動的關鍵。
美伊之間的戰略博弈還會以“軟戰爭”的方式繼續下去,因為兩個國家的“國家企望”之間存在著結構性的沖突。這種“軟戰爭”是否會演變成“硬戰爭”,則取決于雙方對各自戰略利害的明智把握。至于這場“軟戰爭”能否降低力度,以至出現“戰略緩和”,可能性是存在的,這取決于雙方能否將各自的“國家企望”調整到彼此相容的水平。對美國而言,恐怕首先要放棄改變伊朗國家政權的戰略目標,因為這觸及了伊朗國家利益的底線。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黃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