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日前公布了2007年的十大太空圖片,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這些令人驚嘆的畫面。
1月18日在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的上空抓拍到的最明亮的麥克諾特彗星。
第十:最明亮的麥克諾特彗星劃過南半球
觀測彗星還要小心別傷害到視力?這聽起來有些稀奇,但當你盯著麥克諾特彗星看時,天文學家確實會提醒你不要直視它。今年1月初,北半球的天文愛好者就可以用肉眼直接觀測到麥克諾特,到1月中旬,這顆“40年來最明亮的彗星”的軌道距離太陽更近,當南半球的人們在黎明和黃昏時分盯著地平線看時,可能就會被它“晃”到眼。圖中的“驚鴻一瞥”是1月18日在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的上空抓拍到的。

NASA3月份公布了“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拍攝到的木星極光圖與“哈勃”望遠鏡的木星圖的合成照片。
第九:木星極光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3月份公布了“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拍攝到的木星極光圖與“哈勃”望遠鏡的木星圖合成的照片。科學家們指出,木星極光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強度上都超過地球上同類現象的數百倍之多。美國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1979就曾首次觀測到了木星兩極出現的極光現象。
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星球,磁場每隔10小時輪換一次,在其極地地區產生1000萬伏的高壓。根據目前流行的理論,木星衛星的火山活動中噴發出的帶電氣體會進入木星大氣層,兩者發生作用就產生了極光現象。但是這些火山帶電氣體是如何從一個相對小的衛星進至木星上的極地區域呢?這仍是木星的一個未解之謎。

太陽系在穿越銀河系的星際磁場時(棕色線)像是一顆子彈。
第八:太陽系形狀像子彈
圖片展示了被帶電粒子(黃色)包裹的太陽系在穿越銀河系的星際磁場(棕色線)時的形狀。5月11日出版的《科學》雜志利用美國“旅行者”號探測器提供的數據推測,太陽系在太空穿梭時像是一顆子彈。

從NASA公布的這樣斯匹哲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來看,天鷹座星云的綠色背景中心正出現一大片被超新星爆炸灼燒地發紅的區域,“創造之柱”正在超新星沖擊波的路徑上。
第七:超新星摧毀“創造之柱”
天文學家在今年1月預測,再過1000年左右,地球上的人們將看到超新星摧毀“創造之柱”的景象。從哈勃太空望遠鏡在1995年拍攝到那些“柱子”以來,它們就成了天文學上的標志性圖片。這些柱子由塵埃和氣體云柱組成,位于天鷹座星云與巨蛇座的恒星形成區,距離地球7000光年之遙。這就意味著我們現在看見的柱子,是它們7000年前的模樣。而天文學家對1000年后的“預測”實際上可能已經在6000年前發生。
從NASA公布的這張“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來看,天鷹座星云的綠色背景中心正出現一大片被超新星爆炸灼燒得發紅的區域,“創造之柱”正在超新星沖擊波的路徑上。

藝術家所繪制的想像圖,NASA與歐洲宇航局共同研發的“惠更斯”號探測器在土星的最大衛星土衛六上的甲烷湖上漂浮著。
第六:外星可能存在“怪異生命”
在過去對外星生命的探索過程中,人類總是一廂情愿地認為“它們”應該和我們很像,科學界一直以地球生命為藍本按圖索驥,科幻作品中的外星生物和智慧文明在形式上也沒能跳出地球生物圈與人類文明的模式,但“外星人”始終杳無音訊。
今年6月,美國國家科學院提出一份名為《行星系統有機生命的限制》的研究報告。報告圍繞“生命構成是否有別的形式”這個核心問題,反思了以地球為中心(Earth-o-centric)的思考方式,并提出“怪異生命”的概念。報告指出,在沒有水而富含甲烷或氨水的星球上也可能存在“生命”,但其形式可能是缺少DNA結構或其他分子的有機體。如果科學家按照這種思維重新打量宇宙,那么可能發現已知地球生物圈外確實別有洞天。在太陽系中,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被科學家寄予厚望,認為這里很有可能存在“怪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