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費爾南多?盧戈

費爾南多?盧戈大選獲勝后發表講話
費爾南多?盧戈的支持者在慶祝勝利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根據巴拉圭最高司法選舉委員會4月20日公布的初步計票結果,反對派總統候選人費爾南多?盧戈在當天舉行的大選中獲勝,當選新一屆總統已成定局。據西方媒體報道,盧戈的當選打破了巴拉圭60多年來一黨執政的局面。同時,有消息說,盧戈在競選期間還批評了臺灣當局的“金援外交”,并表示如果當選總統,他將積極推動與中國建交。巴拉圭目前是唯一沒有和中國建交的南美國家。
***盧戈獲勝受到民眾歡呼
選舉委員會當天公布的結果顯示,盧戈獲得了40.83%的選票,以較大的優勢贏得了總統選舉。執政黨“紅黨”候選人奧韋拉爾和退役將軍奧維多的得票率分別為31.71%和21.98%。奧韋拉爾隨后承認自己選舉失敗。
現年58歲的盧戈被人們稱為“窮人的主教”,在巴拉圭中下層民眾中有著良好的聲譽。盧戈在選舉中獲勝的消息傳開后,巴拉圭各主要城市的大街上都聚滿了歡慶的人群,路上行駛的汽車都鳴笛致意。
盧戈在獲勝后向支持者表示:“你們才有資格決定巴拉圭的未來,你們選擇了做一名自由的巴拉圭人,謝謝,謝謝你們!今天,我們在國家的政治史上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紅黨”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在巴拉圭執政,但其長期執政并沒有給巴拉圭帶來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尤其是最近幾年,巴拉圭經濟增長緩慢,淪為南美地區經濟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貧困人口比例高達40%。此外,“紅黨”政府貪污腐敗丑聞不斷,嚴重影響了自身形象。對現實不滿的巴拉圭選民人心思變,希望通過政黨輪替實現變革。
而在選舉開始前,“紅黨”內部的分裂就已經削弱了其整體實力。“紅黨”長期執政,內部關系錯綜復雜。去年12月“紅黨”進行總統候選人初選時,內部分裂浮上臺面。時任教育部長的奧韋拉爾以微弱優勢戰勝前副總統卡斯蒂廖尼。但整個選舉過程充滿爭議。由于奧韋拉爾得到總統杜阿爾特的支持,卡斯蒂廖尼認為杜阿爾特操控選舉,并一直耿耿于懷。在今年4月的大選中,卡斯蒂廖尼拒絕支持奧韋拉爾,從而影響了她在“紅黨”支持者中的得票率。
***拉美“左翼版圖”繼續擴大
盧戈的勝利延續了拉美地區“左翼政黨”在選舉中“摧城拔寨”的奇跡。細數拉美左翼政權,人們往往將之分為“激進的”與“溫和的”兩種。有人稱古巴、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尼加拉瓜和厄瓜多爾為“激進的”左翼政權,稱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拿馬、秘魯、危地馬拉、多米尼加共和國和哥斯達黎加為“溫和的”左翼政權。
不過,盧戈曾表示自己與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有很大不同。他說:“查韋斯是一名軍人,而我是有著宗教背景的。我是在人民的強烈呼吁下才去參加選舉的,而查韋斯明顯是走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倡導社會公平的大主教
盧戈1949年5月30日出生于距巴拉圭首都亞松森以南490公里的巴拉納地區圣佩德羅鎮。中學畢業后,盧戈成為一名鄉村教師。此后,他進入亞松森天主教圣母大學,攻讀宗教專業。畢業后,他成為一名牧師,并前往厄瓜多爾等地布道。
1994年,盧戈成為巴拉圭北部最貧窮地區之一的圣佩德羅地區的大主教。盧戈在傳教中倡導社會公平,維護窮人利益,因此深得中下層民眾的擁護。
2006年,盧戈辭去宗教職務,開始投身政治。同年3月,他在首都亞松森組織反政府示威游行,得到民眾的積極響應,一舉成為巴拉圭政治舞臺的明星。同年底,盧戈決定參加2008年的總統大選。
頗具個人魅力的盧戈沒有任何政黨背景,形象良好,加之奉行溫和的中間路線,因此得到巴拉圭30多個政黨和社會團體的支持,并組建了反對派政黨聯盟“愛國變革聯盟”參加大選。在大選前進行的民意調查中,盧戈的支持率一直保持領先。
盧戈承諾,當選后他將進行農業改革,改善無地農民和貧困農民的生活。在外交政策上,盧戈注重發展同巴西及阿根廷等鄰國的關系,但同時要求對方尊重巴拉圭的經濟權利,合理分享水利資源。
(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