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環(huán)球在線消息:1月16日晚,“中日青年世代友好中國行”紀念招待會在中國駐日使館舉行。這是2007年“中日青年世代友好中國行”的后續(xù)活動,也是2008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的開篇。
中日雙方在致辭中表達溫故知新、傳承友好之意。中國駐日大使崔天凱說,中日青年世代友好中國行成為各國友好交流史上前所未有的里程碑。今年中日間的友好交流活動將更加蓬勃,更加富有成果,今天的招待會是2008年兩國青少年交流的重要前奏。全國青聯(lián)副主席張曉蘭在致詞中強調:“中日友好基礎在于民心,未來在于青少年”。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發(fā)來賀電。他在賀電中說,“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30周年,希望成為日中關系實現(xiàn)飛躍的一年。”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到會,表達了對中日兩國加深理解、深化關系的殷切希望,他表示,期待中日共同為提高亞洲的國際發(fā)言權而團結合作。
招待會上,老中青三代同堂,氣氛熱烈。人們追憶往昔,展望未來,對新的一年充滿期待。
23歲的山本小次郎是大四學生,去年跟隨父親參加中日青年世代友好中國行。上海夜晚的繁華夜景和美麗煙火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與中國青年交流,沒有感到隔膜,“日本有各種各樣的人,中國也有各種各樣的人”。年輕的山本覺得,中日友好,意味著兩國青少年交流時會感到更加自然和親切。
41歲的長谷川仁彥去年跟隨父親參加了世代友好中國行。他覺得中日兩國的相互理解還有待深化,這項活動以及今后的青少年交流意義重大。他認為,會說漢語的日本人越來越多,但能夠理解現(xiàn)代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并不多。他希望青少年交流以及各種民間交流,創(chuàng)造出兩國間更多共同話題和深入理解的機會。
兩鬢斑白的平野仁,是日本中國青少年交流協(xié)會會長。他介紹,該協(xié)會是1983年為籌備日本青年三千人訪華團應運而生的。他說,從前日本人到中國,最重要的是觀光,現(xiàn)在他經常主張,比起看景色,了解人們的生活更重要。平野先生的名片上印著他對日中青少年交流的期望:“認識人,認識社會,認識時代,然后,思考地球”。
“再過二十年,我們再相會”。就像80年代老歌唱的那樣,中日青年交流跨越二十多年,再聚一堂。招待會的最后,參加了中日青年世代友好中國行的日本歌唱家芹洋子,與駐日大使崔天凱、全青聯(lián)副主席張曉嵐,一起高歌中日兩國耳熟能詳?shù)摹八募靖琛保懥酥腥贞P系進一步深化的序曲。(來源:人民網(wǎng)1月17日電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