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在論壇間隙接受日本媒體采訪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北京時間9月16日上午,第四屆“東京-北京”論壇在東京開幕。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肇星發表了題為《加強互信、促進和諧、謀求共贏》的演講。他指出,近年來,中日高層交往增多,人民間感情交融增強,經貿合作快速發展,使中日關系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
他說,抓住機遇,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著眼兩國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互信、和諧、共贏應成為雙方努力的重點。
李肇星說,首先,互信是兩國關系發展的保證。中日兩國自古都講究誠信,用俗話講就是說話算數。1972年中日實現邦交正?;瘯r,周恩來總理同田中角榮首相曾有一段精彩對話,周總理說“言必信、行必果”,田中首相說“信為萬事之本”。溫家寶總理去年在日本國會演講時,也強調“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中日雙方應遵循1972年聯合聲明、1978年和平友好條約、1998年聯合宣言和2008年聯合聲明確定的原則,把兩國關系建立在堅實的政治基礎上。
其次,和諧是兩國關系發展的要求。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于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北京奧運開幕式上“活字印刷”表演展現了不同的“和”字,反映了中國“親仁善鄰”、“以和為貴”的傳統文化精髓。
“和”文化在日本也有深厚的歷史淵源,這是東方文明的相通之處,為兩國人民和諧相處提供了天然紐帶。今年中日聯合聲明規定,“長期和平友好合作是雙方唯一選擇”。話雖簡短,卻重若千鈞,反映了兩國人民的共同心聲。
去年兩國人員往來544萬人次,兩國締結友好城市累計237對。今年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兩國青少年心中播撒了友誼的種子。
“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是“和”的精神的另一面。中日關系中還存在一些分歧,國民感情也有些脆弱的因素。但中日兩個智慧的民族,能識大體,顧大局,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一定能找到雙方滿意的解決方法。
最后,共贏是兩國關系前進的目標。中日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可以相互開放包容,互相學習借鑒,互利合作,共同受益。
中日去年雙邊貿易額達2360億美元,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聯系。雙方應努力克服經貿合作后勁不足等困難,加快節能環保、災后重建等領域的合作,爭取一些有影響的大項目,提升合作的水平。
(東京報道:張楠,康娟,北京報道:于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