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次貸問題引發的金融危機大有讓世界重新體驗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的勢頭。“現在剛剛入秋,冬天明年才會到來。”在感受到產品銷售已經不那么順暢的時候,日本制造業的一些人調侃地說。不過到了日本金融業那里,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9月15日,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的那天,美國銀行收購了美林公司,接著在16日,美國政府將AIG置于自己的管理之下。此時尚屬于美國的事在美國內部處理的階段。到了9月22日開始風云突變,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決定向摩根士丹利出資,而野村持股則宣布購買雷曼公司的亞太及歐洲中東部門。一時間,經過10年修身養性、從泡沫經濟崩潰后振作起來的日本金融企業在國際舞臺大出風頭,讓世界刮目相看。
***日本企業搶占金融制高點
日本企業剛剛宣布購買美國那些公司時,一些日本評論家有些自鳴得意,覺得過去想學美國的金融技術,一直學不到家,但現在是美國把最好的金融企業送上門來。日本產業在國際上保持著相當大的優勢地位,不僅在洗衣機、冰箱、液晶電視、數碼相機等家電和數碼產品上依舊是世界的領頭羊,在軌道交通、發電輸電等社會基礎設施方面,也位居世界前列。在汽車和車床等機械產業方面,日本企業同樣能傲視群芳。當日本資本已經走向全球,國際投資利潤在日本外貿收入中超過產品輸出的份額時,奪取金融方面的強勢,已經成為日本的下一個主要目標。全球金融危機,對日本企業來說多少是一個搶占制高點的機會,于是有了日本企業對美國企業的出資和購買。
買到了美國重要金融企業,還等于圈到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資本家。過去憑借金融產品的開發實力,美國金融企業讓世界最重要的資本家成為了他們的客戶。當日本成為金融企業的主要領導后,過去可望不可及的客戶,如今自然轉入日本名下,似乎今后在金融上做出成績的日子,已經浮現在了眼前。
能在9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美國重要金融企業,還因為日本在走出泡沫經濟后,一直沒有來得及去大肆購買美國房地產方面的證券,這反而讓日本免遭一劫;同時這些年的慘淡經營,讓日本銀行、證券公司手頭上也有了一定的積蓄,這部分資本正愁找不到新的投資對象。當機會到來時,日本企業迅即出手。
***日金融企業支配能力遭受質疑
在日本國內一些媒體為它們的企業購得美國金融巨頭感到榮幸的時候,媒體也傳出一些鮮為人知的困惑。
野村持股購買下雷曼公司的歐洲中東及亞太部門后,迅速為在這里工作的5000名員工準備了兩年(共10億美元)工資。算下來給每人每年準備了10萬美元的工資。10萬美元的工資,對于雷曼公司的人來說,實在是“太”少了。過去幾年那里的普通職員的年薪都在30萬美元左右,如此“低”的工資,當然留不住人,最優秀的員工很快會從野村那里流失出去。
世界金融危機到來后,世界上最有錢的那些資本家還能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冒險去投資理財,這也是一個很大的疑問。明年經濟上的嚴冬到來后,理財等將大大縮水,投資公司能做的事有限。
1989年,在日本泡沫經濟最鼎盛時期,三菱房地產公司斥巨資13.73億美元買下了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的14棟辦公大樓。然而,不久之后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三菱不得不于1995年半價將其“送還”美國。
如今在日本談起這段舊聞,并把這個與野村等購買美國金融資產聯系起來寫出文章公布之后,能招惹不少日本“愛國人士”的痛罵。但愿野村和三菱不至于重蹈覆轍,走三菱房地產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