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朱棣文祖籍江蘇太倉,1948年生于圣路易斯。朱棣文的父親朱汝瑾早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工系,1943年留美獲麻省理工學院化工博士,母親李靜貞1945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后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工商管理。在朱棣文的父兄輩中,至少有12位擁有博士學位或大學教授職位。
中學時,朱棣文的成績不算拔尖,倒是他哥哥的成績一直排名第一。但上了大學以后,朱棣文說:“我不光是學書本上的東西,而是自己想學的就下工夫學。”結果,朱棣文成了最優秀的學生,而他哥哥的名字反而無人知曉了。1970年,朱棣文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78年,他進入美國貝爾實驗室任研究員。1987年,朱棣文當上了斯坦福大學教授。
朱棣文于1997年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04年,56歲的朱棣文接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一職,成為首位掌管這個美國能源部下屬國家實驗室的亞裔人士。朱棣文在得知他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后卻平靜得異乎尋常。他說:“我不希望因這個獎勵打斷我的時間表,我仍會像往常一樣地去學校上課。”
朱棣文坦言,他一生有一個很大的遺憾,就是沒學好中文。朱棣文七八歲的時候,父母曾想過送他去學中文,但那時的他不想和周圍的人不一樣,也不想每個星期天早上到中文學校去,所以他很反抗。“現在回想起來,我希望那時父母能和我說中文,也希望當時我能繼續上華語學校,或者進行類似的中文學習。”
1998年,朱棣文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在60歲的朱棣文,幾乎每年都要應中國國內大學和研究機構邀請回中國來一兩次,對此他說:“我只想做我應該做的事情。”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