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美國媒體11月26日報道,美國已經決定推遲簽署削減核武器新條約的時間。美國媒體認為,這一決定反映出兩國就條約中的一些技術性問題討論非常激烈,無法在原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分析稱,與俄羅斯的心態不同,美國政府希望迅速解決問題以證明美俄兩國關系的改善,同時希望用這種“短平快”的手段刺激其他軍控和防止核擴散目標的實現。此外美國還希望在制裁伊朗的問題上取得俄羅斯的支持。而俄羅斯并不會從“速戰速決”中獲得那么多好處。
蘇聯和美國曾于1991年7月簽署《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該條約又稱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將于今年12月5日到期。今年以來,俄美已就條約到期后的新方案展開多次談判。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曾表示,俄羅斯正在盡一切努力,以便在12月之前同美國簽署關于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的新條約。
兩國目前已就新條約的框架達成一致意見。今年7月奧巴馬訪俄時,與梅德韋杰夫就進一步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達成共識,并簽署了規定兩國新條約內容的框架性文件。根據該文件,俄美應盡快結束新的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的起草,以便雙方簽署并批準這一條約。新條約規定,在其生效7年后,俄美各方的核彈頭戰略運載工具的數量將降為500件至1000件,核彈頭數量將降至1500枚至1675枚。具體數字將在兩國后續談判中確定。
在核裁軍方面,俄美還存在著許多分歧,其中之一是核武器的保有數量。美國主張大幅削減核彈頭的部署數量,但不排除會將削減的核彈頭庫存起來。俄羅斯擔心在本國常規力量不如西方國家的情況下,大幅削減核武器會危及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和大國地位。俄方還主張銷毀核彈頭,反對把削減的核彈頭庫存起來。
除了核彈頭數量以外,具有核打擊能力的運載工具如何計數也是美俄間商討的重點,因為有些武器很難定位,比如攜帶非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盡管美國目前在運載工具的數量上占有優勢,但是美國并沒有足夠的財力維持這種優勢。最終兩國將很有可能將所有傳統意義上的洲際彈道導彈劃作具有核打擊能力的武器,并對其數量加以限制。
盡管今年12月5日兩國簽署新條約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但是不代表12月5日以后會出現“真空期”。兩國正在商討一份臨時性協議,規定原條約的條款繼續有效,同時兩國的監察人員也會繼續監督對方國家的執行情況。
11月22日至24日,美國參聯會主席麥克?穆倫和俄羅斯代表已經就新條約的簽訂在日內瓦進行了3天的會面。雙方都表達了盡快結束談判的良好愿望。不過即使條約已經簽訂,也還需要通過美國的參議院和俄羅斯國家杜馬的通過才能正式生效。
(環球在線:于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