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林?伊巴迪2003年在和平獎的頒獎典禮上
希林?伊巴迪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由于在推動民主和維護婦女兒童權益方面做出了杰出貢獻,伊朗女律師希林·伊巴迪在2003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但是綜合美國媒體11月27日的報道,伊朗政府日前沒收了伊巴迪的和平獎獎章,此舉引發國際社會的譴責。西方媒體的報道稱,這件事顯示德黑蘭當局正進一步壓迫反對派人士。
現年62歲的伊巴迪是伊朗家喻戶曉的人物,畢業于德黑蘭大學法學專業,是伊朗國內首批女法官之一,曾經在上世紀70年代擔任德黑蘭市法院院長。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后,伊巴迪投身民主運動,致力于為流亡者、婦女和兒童爭取應有的權利,現在是伊朗著名的律師、作家和法學教授。2003年,負責頒發和平獎的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授予伊巴迪這項殊榮,并在聲明中這樣稱贊她:“作為一名律師、法官、學者、作家和活動家,伊巴迪女士在伊朗發出了清晰而強烈的聲音,所造成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國家的邊界。”
***諾獎獎章被政府沒收
但是,伊巴迪11月26日在倫敦接受美國媒體電話采訪時爆料稱,伊朗政府在她獲得諾獎后一直對她進行騷擾,曾向她本人和親屬發出死亡威脅,去年又搜查了她的辦公室并帶走了一批文件。此外,伊巴迪跟丈夫在國內的銀行賬戶也被凍結,伊朗政府要求她支付“莫須有”的高額稅款,還威脅未來可能將她在德黑蘭的房產充公。
更令人震驚的是,伊朗當局大約在3周前接到革命法庭下達的指令,將伊巴迪存放在德黑蘭一家銀行保險柜中的諾貝爾和平獎金質獎章拿走,同時被沒收的還有法國政府頒給她的“榮譽勛章”以及德國記者協會授予她的一枚戒指。“和平獎獎章和證書被士兵從伊巴迪博士在銀行的保險箱里取出,還有一些其它私人物品被充公,我們對此感到震驚和無法理解,”挪威外長斯特勒在一份聲明中氣憤地說。
***反對派不斷受到打壓
西方媒體的評論稱,伊巴迪這次的遭遇說明伊朗政府正加強對反對派人士的控制。
今年6月伊朗舉行第10屆總統大選,對結果的爭議引發了該國自1979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街頭抗議。伊巴迪鮮明地站在穆薩維領導的改革派陣營,嚴厲批評內賈德政府鎮壓民主運動,要求國際社會拒絕承認“存在大規模違規行為的選舉”所產生的結果。伊巴迪在采訪中表示,她很多支持改革派的法學界同仁都在6月示威爆發后被逮捕或者禁止出國。
在今年6月伊朗大選日前一天,伊巴迪飛往西班牙出席一次國際會議,之后就一直沒能回國。目前住在倫敦的她聲稱被伊朗政府禁止回國,否則就會遭到逮捕。“我收到了很多恐嚇信……但是沒有人可以把我從祖國驅逐出去,我從事的活動是合法的,沒有人可以禁止我這樣做。”
***諾獎百年歷史頭一遭
獲悉伊巴迪獎章被沒收后,挪威外交部緊急召見伊朗駐奧斯陸的外交官員表示抗議,外長斯特勒在和伊朗官員的談話中稱德黑蘭政府沒收獎章的舉動“令人目瞪口呆”。他還要求伊朗當局善待伊巴迪的丈夫,后者據傳在今年秋天被捕,在獄中慘遭毆打,不僅退休金停發,連銀行賬戶也被凍結。
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也發表緊急聲明,稱之前從未有政府沒收諾貝爾獎章的事情發生,伊朗政府的行為絕對“不可接受”。諾獎委員會在本周末前就給德黑蘭發去正式的抗議。截至目前,伊朗司法官員和駐挪威外交機構的發言人還沒有對伊巴迪獎章被收走一事做出任何回應。
(環球在線:董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