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媒體7月2日報道,美國盲人聯合會和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日前宣布,經過多年的研究,科學家有望在2011年推出盲人專用汽車,屆時即便全盲的人也能一享汽車帶來的便利生活。
2007年,美國國防部曾資助舉行了一場“汽車自動駕駛大賽”,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研發的無需司機操控、完全憑感應裝置自己前進的一款新型汽車表現優異。此次的盲人專用汽車即由該項目延伸而來。
研究小組負責人馬克?馬雷爾博士稱,其實早在10年前他就有此構想,并成立專門的部門來促成此事。終于經過多年的研究,并受惠于日新月異的新技術,這一理想終于能在明年得以實現。
據馬雷爾博士介紹,盲人專用汽車上用的是一套名為“非視覺聯接”的系統——激光傳感器和數個攝像頭將擔負“眼睛”的重任,記錄路況;一件特別制造的可震動背心能夠接受“眼睛”傳來的信息,從而通過不同的震感來提示駕駛員是該加速、減速還是轉彎。如果不想穿背心,那還可以戴類似的可震動手套。這種手套在指關節附近都安上了震動器。
目前,全美各地的盲人組織都對此發明滿懷期待,希望科學家能夠完善研究,讓他們早日上路兜風。馬雷爾博士稱,近期他們就會找一個盲人來試開新車,而真正要推出,則至少要等到明年1月。
除了能為盲人帶來極大便利,“非視覺聯接”系統還能應用在一般汽車上,讓司機對路況有更好的了解,從而使旅途更為安全。美國盲人聯合會主席馬克?里科博諾說:“我3歲的兒子經常領著我上街,我知道人們看見這種情景時會怎么想。不過等他們看到盲人居然也能開車時就會意識到,我們(盲人)確實能完成一些他們認為是不可能的事。”
(來源:中國日報網 梁杉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