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文·格林被判5個無期徒刑,終身不得保釋
***我們失去的更多
時隔7年,英國《衛(wèi)報》記者喬納森?斯蒂爾在美軍撤離伊拉克之際再次踏上了這片土地。他隨身的筆記本上記滿了多位伊拉克人的姓名、年齡、工作、家庭住址,喬納森希望再次拜訪這些當年曾經(jīng)與他攀談過的人,問問他們現(xiàn)在過得怎么樣,7年的“占領”生涯有沒有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費盡周折第一位找到的是住在提克里特的巴沙爾醫(yī)生,這座以“薩達姆老家”著稱的城市如今滿目蒼夷。2003年,眼科醫(yī)生巴沙爾遲遲不肯離開玻璃全部被炮彈震碎的醫(yī)院,一直堅持著為傷者治療。“如果美軍要保護醫(yī)院,他們當然可以,不過我們不會主動請求他們這樣做,”巴沙爾高昂著頭說。
如今,巴沙爾當年的很多同事都已經(jīng)離開這個國家,而他則一直堅守在此。喬納森見到他時,他正坐在一摞摞醫(yī)學著作中。談到在伊美軍,巴沙爾平靜地說:“我們確實有過期望——更好的基礎設施,更好的服務。但現(xiàn)在,每天也只能供電幾個小時,想要獲得汽油更是非常困難,要排很長很長的隊,誰知道排隊的時候又會發(fā)生什么呢。”
巴沙爾所在的醫(yī)院有自己的發(fā)電機,可是尋常百姓在這樣的大熱天里還得倚賴集中供電。如果說真有什么改善的話,那就是提高了政府雇員的待遇,獲得了一些更先進的醫(yī)療設備而已。
那么現(xiàn)在的情況與薩達姆執(zhí)政時期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與很多伊拉克人一樣,巴沙爾也認為目前惡劣的安全局勢是與當年相比最大的變化。他認為,撤軍不會給現(xiàn)在情況造成什么影響,“我很高興看見他們離開,安全不會變得更糟,血債血還是伊拉克人之間的事,與美軍無關”。
與巴沙爾醫(yī)生辭別后,喬納森又來到當年戰(zhàn)況最為慘烈的費盧杰,這座城市已完全看不出城市的模樣,到處都是殘垣斷壁,不多的幾座矗立不倒的民房上布滿彈孔,至今想要進入還要獲得特殊批準才能得到美軍放行。
伊斯梅爾一家在費盧杰開了一間小木匠鋪,2003年美軍首次對平民舉起武器時,他們一家人都在現(xiàn)場,但最終幸免于難。那起事件共造成13位平民死亡,美軍隨后以此為由對費盧杰展開了大清理行動,一時死傷無數(shù)。在談話中,伊斯梅爾反復說,與薩達姆時期相比,現(xiàn)在的安全局勢、水電供應和其它服務都大不如前,只有經(jīng)濟稍好了一些。
既便如此,伊斯梅爾還是希望美軍能留下,“的確,美國人羞辱了我們,我們也恨他們,至今沒有人愿意承認我們的國家被占領了。但是我們希望美軍能牽制伊朗,伊朗政府已經(jīng)控制了巴格達的政府”。
在美方報道的敘述中,伊拉克戰(zhàn)爭大多被宣揚成“美利堅的勝利”,文中一定會提及美軍在2007年大規(guī)模增兵后是如何挫敗了基地組織,又如何阻止了遜尼派與什葉派以及其它派系之間的斗爭。
但是在喬納森所回訪的所有伊拉克人中,沒有一個人感謝美軍的上述行動,更沒有一個人明確表示對美國人的謝意。可以預知的是,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8月31日的撤軍演講中一定會自動忘記自己曾經(jīng)的反戰(zhàn)立場,忘記對增兵發(fā)表過的反對言論,忘記非官方統(tǒng)計的10萬伊拉克平民死亡數(shù)據(jù)。他一定會精心措辭,為美軍在伊拉克7年的軍事行動歌功頌德。
在探訪途中,喬納森一行人不斷看到裝載著美軍設備的大卡車從身邊穿梭而過,浩浩蕩蕩蔚為壯觀。喬納森不禁問身邊的年輕伊拉克女翻譯,“看到這些你有何感想?”
女孩若有所思地說:“我為他們的離開感到高興,美軍損失了很多,但是伊拉克人民失去的更多。”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梁杉 編輯: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