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星球中的采掘活動對小行星帶上的碎片分布會產生影響。
要尋找智慧的外星人嗎?可以先觀察遙遠小行星帶上的采掘跡象!據《科技新時代》雜志網站3月30日報道,找到外星系中先進文明的外星人并不那么難。
起碼,愛丁堡大學的鄧肯·福根和哈佛大學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梅爾廷·埃爾維斯是這樣認為的。他們的想法是:與其直接尋找遙遠星際里的蘑菇云團下的外星人城市,還不如只去想想人類文明的未來是什么情形,以此找尋相關的跡象。特別是,我們應該關注其它天體中的小行星帶,以搜尋可能的礦藏采掘跡象。
這種想法的依據來自于對我們未來的預見。總有一天我們地球家園的自然資源會被耗盡。到那時我們只能向外星球進發(fā),在那里探求金屬或其他材料,以保障我們的經濟和科技發(fā)展得以延續(xù)。而更為先進智慧的其他文明很可能會面臨著與我們同樣的挑戰(zhàn)。那么如果我們向遙遠的小行星帶瞭望,尋覓跨星際的礦藏采掘活動的痕跡,我們就應該可以僅憑我們的天文望遠鏡找到生命的跡象。
太陽系外的采掘作業(yè)應該能產生三類在地球上可以觀察到的特征。第一,我們知道小行星的碎片帶都有著一定的元素比值,利用光譜學知識我們能在其他天體中察覺到元素比值的異常變化。第二,我們會(其他任何文明都會)先開采更大些的小行星而不是小的,所以我們應該在幾個大一些的小行星的碎片帶上監(jiān)測是否有人工活動的跡象(這在地球也是可行的)。第三,一切的采掘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都會吸收附近星體的熱量,從而產生可以辨別的熱痕跡。
如果在同一地點同時發(fā)現了以上三種跡象,那么你就可能已經發(fā)現了正在進行的外星系采掘活動以及外星人。那么我們就可以設法與之取得聯系了。
然而,也不盡然。福根和埃爾維斯都承認上述跡象也可能自然發(fā)生。所以他們發(fā)現的小行星帶測試試驗的方法也并不是尋找外星人的過硬標準。但是,他們堅持認為,監(jiān)測這些太空中的蛛絲馬跡可以幫助我們關注太陽系,從而進行更細致的研究。既然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的尋覓之旅已經啟航,那么不妨再以他們的視角仔細地研讀一下。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