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海南三亞會見前來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的南非總統祖馬。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今日,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五國領導人齊聚中國海南三亞進行金磚國家領導人的年度會晤,此次三亞峰會是金磚國家擴容后的首次峰會,因此格外引人注目。此次會議與往屆峰會相比有何亮點?此次會議又有什么看點?
此次會晤的主題是“展望未來、共享繁榮”,議題包括國際形勢、國際經濟金融問題、發展問題以及金磚國家合作,領導人還將在會晤后就達成的各項共識發表一份成果文件。
南非首秀引人關注
去年12月,非洲最大的經濟體和重要的地區大國——南非加入了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至此世界主要大洲在這一機制中都有了代表。因此,此次三亞峰會是南非作為金磚國家 “新成員”的首秀,新老成員間如何互動,是令人感興趣的看點之一。2010年五國GDP約占世界總量的18%,貿易額占世界的15%。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吳妙發認為,五國經濟特色明顯,互補性強,若能攜手合作,必將惠及彼此。
與前兩次峰會相比,此次峰會還有著特殊背景:一個月前發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引發的海嘯不僅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更讓人揪心的是福島核事故呈現長期化的態勢,如何應對地震、海嘯加核事故的復合型災難引人深思;而中東北非發生的持續動蕩以及利比亞戰事,更將深刻地改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生指出,對前一場自然災害及其造成的影響,勢必引發正在發展和利用核能的金磚成員們的反思,在此次峰會上,各國可能就相關問題交換經驗和意見,或許將對各國加強和發展防災、減災機制方面有所裨益。而對后面一場政治、軍事上的“地震”,金磚成員們也應有所行動,反對利用安理會決議實行強權政治——因為支持聯合國的中心地位和作用本來是金磚成員們諸多重要的共同訴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