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13日授權馬里奧·蒙蒂作為“應急政府”總理進行組閣。蒙蒂誓言,新政府一定要帶領意大利走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并推動國家經濟繼續發展。
此間輿論認為,蒙蒂身為意大利著名的經濟學家,又曾在歐盟委員會擔任負責競爭事務的委員,處理經濟問題有其優勢,但他缺乏在國內從政經歷,能否不負眾望、帶領意大利步出困境,目前還難下結論。
蒙蒂臨危受命
近日,意大利國債收益率一度超過7%的危險水平,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在此背景下,12日晚貝盧斯科尼正式辭去總理職務,次日納波利塔諾總統即任命蒙蒂為新總理。
如此高的效率在意大利歷史上實屬罕見,這也足見意大利的債務形勢已到了火燒眉毛的態勢。意政界領袖希望盡快選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政府領導人,以平息市場擔憂情緒,遏止市場動蕩。
各方權衡利弊得失,最終選擇了經濟學家、無黨派人士蒙蒂。使各方接受這個專家型領導人,總統起了主要作用。正式任命蒙蒂前,納波利塔諾在總統府召見各黨派人士,最終說服他們支持蒙蒂組閣。另外,蒙蒂本人在歐盟任職時贏得的國際聲譽使他得到了歐盟領導人的認可。
蒙蒂下一步要做的是,拿出內閣部長名單和使意大利走出危機的“拯救經濟戰略”提交議會投票表決,要想獲得通過,還需贏得議會多數支持。
改革之路艱難
蒙蒂當天接受任命后表示,他組閣后的主要任務是穩定財政、促進增長、解困危局、推動改革。然而,專家認為,說易行難,蒙蒂的改革之路將充滿坎坷。
歐債危機來勢兇猛,意大利債務規模巨大,歐盟拯救該國的辦法不多,意大利主要要靠自救。但改革涉及多重利益,新政府面臨巨大挑戰。首先,迫在眉睫的是償還大量即將到期的債務。意大利2012年將有3500多億歐元(約合4800億美元)到期債務。經濟學者一致認為,如果意大利出現違約,可能導致大西洋兩岸經濟同時滑坡,歐元會出大問題。多屆政府積累下的高達1.9萬億歐元(約合2.6萬億美元)的公共債務占國家GDP的120%,隨時可能引發“經濟地震”。這一積重難返的問題亦非一屆政府能解決。
其次,意大利經濟長期停滯,增長總和幾乎為零。阻礙增長的主要因素包括工資成本太高、勞動生產率太低、政府財政開支過大、苛捐雜稅過多、官僚機構效率低下、教育水準急劇滑坡。
另外,此間經濟界人士認為,意大利議會通過的財政緊縮措施遠不足以推動呆滯的經濟。例如將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到67歲,最終實施要等到15年之后。有關出售國有資產、將公共服務業私有化等措施也都缺乏力度,就業制度的改革措施幾乎就是擺樣子。
政壇發展存變數
分析人士認為,意大利經濟上難題多,政治上的棘手事也不少。當前,國難當頭,各黨派都表現得比較克制,表示有條件地支持蒙蒂組閣,這是因為在歐債危機接近火燒眉毛之時,無人愿做“歷史罪人”。
然而,各黨派的政見畢竟不一致。貝盧斯科尼政府內政部長馬羅尼已表示,他所在的北方聯盟黨反對蒙蒂領導的由“專家治國”人才組成的“緊急”過渡政府。他預言,蒙蒂在黨派林立的議會中會面臨復雜問題,甚至要經歷“艱苦的戰斗”。
目前,中右的自由人民黨和北方聯盟都對蒙蒂表示了有所保留的反對立場。盡管中間和中左黨派都表示了支持,但歷史經驗表明,今后變數會層出不窮。如果蒙蒂的“應急政府”不能在議會中獲得多數支持,“解甲歸田”的結局是不可避免的。
臨危受命出任總理的蒙蒂能否成功組閣,能否如他所言,帶領意大利擺脫困局,人們正拭目以待。
(來源:新華網 編輯: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