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種發(fā)明裝有內置擴音器,一方面具備枕頭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人們打鼾聲音過響時,它會輕柔地推動入睡者的頭部,使其調整睡姿保持呼吸通暢,停止打鼾。

為了避免設備之間的連接線影響人們睡覺,發(fā)明者還利用人體本身就是導體這一原理,在打鼾者床單下安裝傳感器,通過人體進行數據傳送。

機器熊配有一個單獨的熊形手掌監(jiān)控器,用來測量人體血氧水平和脈搏。
鼾聲無疑是擾人清夢的一大殺手。為了解決家人的打鼾問題,很多飽受鼾聲折磨的人想必都做過各種各樣的嘗試——貼鼻貼、用吸入器、甚至在睡衣后背處縫入網球。但對于喜歡創(chuàng)新的日本人來說,他們自然不會滿足于用如此低科技的方法治療打鼾。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5日報道,在日本舉辦的國際機器人展上,早稻田大學發(fā)明的名為“深度睡眠”(Jukusui-kun)的防打鼾機器熊首次亮相。從會展上的有關視頻中可以看到,這種發(fā)明裝有內置擴音器,一方面具備枕頭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人們打鼾聲音過響時,它會輕柔地推動入睡者的頭部,使其調整睡姿保持呼吸通暢,停止打鼾。
據悉,這個機器熊適用那些打鼾會影響體內血氧水平的人群——它配有一個單獨的熊形手掌監(jiān)控器,用以測量人體內的血氧量是否下降。
在使用過程中,這款機器熊面臨的唯一問題就是打鼾者需要睡在一個胳膊會動的熊形枕頭上,而且還必須把手放入那個獨立的監(jiān)控器中。但巧妙的是,為了避免設備之間的連線影響人們睡覺,研發(fā)人員還利用人體本身就是導體這一原理,在打鼾者床單下安裝傳感器,通過人體進行數據傳輸。
這款研發(fā)成果目前尚未進入市場。而在治療打鼾的問題上,它推動打鼾者頭部的輕微動作是否比其配偶的推動更為有效仍有待觀察。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劉純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