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你認為現在的中美關系處在一個怎樣的狀態?
洪:有些緊張。這主要是因為今年正好是美國的選舉年,中國10月的18大也完成領導人交接。因為這樣,我們經常會更多地看到負面,以保持“口徑一致”,得到選民的投票。競選人們有時會將中美關系的負面影響作為話題。我想中國的政客們也會為贏得民意,而說一些對美國不利的話。
所以今年你不用指望在中美關系進展上的有所突破。但我希望,2012年結束,隨著我們步入2013年,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進展的窗口。我希望我們雙方的領導人都能智慧地看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建立一個中美關系是互信互利的。中美關系前所未有的成為了全球關系。我們需要調整適應雙方的這種討論,不僅僅是在貿易、投資方面,而包括伊朗問題、歐債危機問題、朝鮮半島問題、亞太安全問題。這些都是很大的議題,而且已經跟40年前建交時完全不同了。
記者:讓我們來聊聊現在的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羅姆尼,因為他對中國議題的言論可能是最嚴厲苛刻的,他曾說過“在我當上總統的第一天我就會認定中國是匯率操縱國,并且采取適宜的措施來抵制中國”,你認為他這樣的言論只是拉攏選票的政治言論,還是他真會這樣干?如果他當選總統,是否意味著中美關系將被帶向另一個方向。
洪:我們當然只有看看他如果當選第一天會做什么,但是我覺得他的態度也表達了很多美國政客甚至其他階級對中美關系的抱怨。共和黨總是將如何讓這段關系得以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在過去的40年里,共和黨的政客們有著很好的促進中美關系的成績表。民主黨改變得也并不多。所以我說在過去的4年里,不管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中美關系的大方向是沒有太大變化的。我認為這樣是好的,這意味著在這一問題上,兩黨是一致的,保證了美國的利益。我也不希望有什么改變。政治化中美關系是我們最不愿看到的。中美關系應該是高于政治、應該是著眼兩國共同利益的。還有文化、經濟、安全等領域。怎樣不讓中美關系成為政治競選中的犧牲品也是一大挑戰。在政治當中,言辭都是簡單的,這只是說辭。你會得到歡呼。就像我去中國的大學一樣,有人會起哄,說美國的不是,我都會說“等一下,批評美國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是世界領導者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我們臉皮蠻厚的,我們也不在乎了”。
洪:但中國現在正來到世界舞臺,這意味著中國將擁有更多的國際責任,而這種責任也將帶來很多批判聲音。因為中國將作出一些抉擇是之前沒有遇到過的,比如地區性安全挑戰、全球經濟再平衡,中國會是一個新面孔。這個角色調整將是中美關系的真正挑戰。怎樣在新的世界格局中找到雙方的共同利益點合作,這個關系已經不是雙邊了,而是全球性的。所以任何我們說的,任何中國說的都需要謹慎地與實際情況結合。我們雙方都有義務將這種超越雙邊的關系維系好。
記者:隨著大選的臨近,你將為你所在政黨做些什么?會扮演怎樣的角色?
洪:我真不知道我能做些什么,我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我會經常到處自由的演說。當人們知道真正的中美關系是什么,以為我親身體驗過、在過去的任職中也跟這個關系息息相關。在中美關系中,你需要有自己的見解,不管是從歷史的角度或其他方面。
記者:你會參加2016年的總統競選嗎?
洪:這是一個很棒的問題,但是非常難回答。因為我總覺得政治總是有些機緣巧合的。有充足的準備和好的時機相結合。有些人準備充足但時機不對,有些人沒準備好,但時機剛好,但走得不遠。所以2016、2020的競選決定還是要看到時的機緣巧合。也要看我的家人是否愿意再經歷一次競選。
記者:謝謝您。
(本文未經中國日報網、新浪網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改寫、摘錄。)